“十一五”24个上海区域商业中心实证引力分析
(1)老西门。老西门曾经是淮海中路以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规模甚至一度超过崛起前的徐家汇。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道路拓宽、城区改造等多种原因,老西门商圈逐渐衰落。随着轨道交通9号线中华路站、8号线老西门站等多个轨道交通站点在老西门地区设站,加上老西门商业中心涵盖了大量的商业资源,特别是中华路、大兴街、文庙三条商业街属人气旺地,辐射范围甚至覆盖了整个黄浦南部。这样大范围的商业聚集区,将衍生出诸多商业机会,一个总周长2公里多,覆盖中华路、黄家阙路、大兴街、陆家浜路、复兴中路等多条商业街的大型商业聚集区将在老西门出现。
(2)打浦桥。打浦桥地处卢湾区中部地区,建国路以南、斜土路以北地区,区域面积1.59平方公里,打浦桥地区着重休闲服务功能和现代居住功能的开发。未来的打浦桥将成为集品牌专卖、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商贸、会展、创业设计等一体的现代商业商务中心。
(3)虹桥。虹桥目前是集展览、展示、办公、居住、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新型商贸区和商务区。内入驻有外国领事馆19家,内外资企业及机构31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及机构占50%以上;区域内拥有1600多幢高级别墅以及成熟的涉外居住社区古北新区;上海50%外交官的官邸、三分之一的领事馆、三分之一的境外人士都入驻生活在虹桥周边地区。规划中的虹桥将成为商务办公、购物餐饮和休闲娱乐的首选,成为实现现代生活方式的天地,成为商业型、休闲式、数字化的平台。同时,在相关部门的倾力支持之下,作为长宁特色标志的虹桥商圈,还将不断提升高端商业、展览展示、商务办公、宾馆酒店、文化娱乐、国际特色18教育培训等六大功能,努力使虹桥成为上海服务长三角的商务商贸中心,从而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形成联动,促使高铁、虹桥空港所服务的国内物流、商务人群,能够及时分享到虹桥商圈的有效功能价值。
(4)大柏树。大柏树地区是上海北区高架交通主要交汇点之一,是一个成熟的居住区,也是各外省市驻沪办事处的所在地。该地区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生产生活要素市场发达。同时,该地区临近杨浦知识创新区,与复旦、同济等高校近在咫尺。依托该地区地理及资源优势,其功能定为应为知识创新企业的集聚区,同时,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活型商业、重点推进现代商务商业发展,与未来的杨浦五角场形成错位。据悉,该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有知识创新产业、生活型、商务型综合商贸服务业。
(5)曹家渡。曹家渡地跨静安、普陀、长宁三区,商业上受静安寺、中山公园、长寿路3大商圈辐射,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曹家渡地区高档物业密集分布。位于商圈中心的曹家渡三角绿地正进行地下人防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地下商铺,2006年诞生首个女性主题休闲销品茂—悦达芳汇广场,总高5层的芳汇广场每层都为女性消费作了明确的业态划分,囊括了美容美甲、瑜伽纤体、美发造型等消费场所。此外,开开商厦、沪西一百等老商场的调整将共同完善曹家渡商圈的商业功能。随着曹家渡商圈的崛起,万航渡路有望成为国际品牌荟萃的休闲购物街,从而使长寿路商圈与静安寺商圈连接起来。(6)提篮桥。提篮桥地区是北外滩开发中的重要板块,有下海庙、犹太难民纪念馆、霍山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曾经是区域商业副中心,具有现代商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其功能定位是历史风貌保护与现代商业集聚区。该地区重要发展的产业为文化型商业、文化旅游业等。据虹口区政府规划,到2010年,该地区将以霍山公园地区为中心,发展文化休闲型现代商业、生活型商业配套设施,改造调整原大名商厦等中型商业设施,形成霍山路百货业、餐饮业、休闲业、文化服务业的集聚区,满足此区域的市场需求。另外以大名路沿线的商务发展为主线,充分考虑北外滩项目的功能定位,依托现有商务楼宇优势,发展以航运为主的楼宇经济,同时,为满足高档商务人群、高档住宅人群的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大型综合消费场所的建设,配套高档娱乐场所以及环境幽雅的咖啡吧、酒吧、特色大型专业店等。依托下海庙、犹太难民纪念馆、霍山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都市文化旅游业,吸引人流、商流、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7)彭浦。彭浦属传统的居住区,隶属上海闸北区,其区域大部分居民来自市中心的拆迁,配套设施建设得基本完善,但发展速度较慢,区域内零售业态主要以社区商业为主,较单一。
(8)武宁。普陀区倾心打造武宁50万平方米全新商务圈,汇聚轨道交通3,4号线,与规划中轨道交通11号线、轨道交通14号线,共同组成内环内便利交通枢纽。配合沪西工人文化宫4.3万平方米的原有绿地以及良好的滨水景观,都市核心地带的价值持续提升,商业商务同步繁荣,未来“西上海中央商务区”轮廓渐显。这里将被改造为集影视文化、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大型休闲中心——新西宫,在其周围区域,将规划建一批个性化、高品质的开放式主题购物公园、一条人性化的休闲步行街。
(9)淞宝。以牡丹江路商业街为轴心的淞宝区域性商业中心,面积约11平方米,主要标志商业有:牡丹江路北段的黄金广场、宝钢商场;牡丹江路中段的安信商业广场、永乐家电卖场,牡丹江路中段西侧碧水路、双城路、同济路、海江路之间的宝莲城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设施。以牡丹江路为轴心的淞宝区域性商业中心将成为宝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规划提到经过几年的调整提升,该地区将形成功能相对完善、布局相对合理、业态相对齐全、基本满足区域内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10)莘庄。莘庄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是闵行区政府所在地。莘庄毗邻上海虹桥机场,30分钟可达浦东国际机场。区域内地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目前亚洲第一的莘庄公路立交桥等构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使莘庄成为人流、物流十分便捷的地区。由于城市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和房产开发,莘庄地区成为上海人口导入的主要区域之一。现有总人口12万人,外来人口3万—5万人。预期未来五年将达到30万人。
(11)龙华。龙华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商旅结合,以旅兴商,以商促旅,共同发展”。龙华旅游城一期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肩负着保护文物,改造旧区,保护资源,发展旅游,繁荣商业等多项使命。
(12)上海南站。上海南站商业广场将紧紧围绕“动”字做文章,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销品茂。在业态上,除了传统的商业零售业外,将特别突出现代服务业,消费层次定位在中档。大规模的商业设施,将随着南站的建成而逐步面市。南站建设指挥处提供的资料显示,南站商业设施主要为南站内商铺和南站地下商铺两种:在南站345万平方米的建设总量中,包括了约70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20和40万平方米的酒店宾馆用房,商业服务业设施集中在主站两侧的地下两层空间内,通过南北地下广场通道,商场与主站屋、地铁及出租车停车场等顺畅通达。
(13)漕河径。现在漕河泾开发区已形成微电子、现代通讯、计算机及其软件、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的产业群体,其中有30余户500强企业入驻。新规划的田林西街,原为一片破旧的老街,与店铺林立的东街形成鲜明对比。田林地区居民众多,人流量大,交通便利,消费需求旺盛,而传统的田林路东段商铺普遍面积小、环境差、街道狭隘,还有很多街边小贩摆摊叫卖,购物环境较差。新的田林西街则力图克服这些问题,发展前景乐观。田林地区及周边居民可以享受到一个更为舒适的散步、购物环境。
(14)控江路。控江路新的定位是沪港商业街,并将分别在地铁江浦路站和鞍山新村站建造两处商业大厦,总体来看,由于M8的开通会拉近空间上的距离,所以是利好的同时也给该区域的商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危机,虽然因附近有已升为市级商业中心的五角场分散客流,会对控江路的百货业发展前景发展带来一些不确定,不过有着杨浦“衡山路”美誉的控江路的绿化环境是勿庸置疑的,即使放在全市范围也是很有竞争性,所以个人觉得更适合开发餐厅茶座酒吧一类的娱乐休闲项目。
(15)大宁。根据“十一五”规划,大宁是未来闸北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也是上海北片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过去大宁作为上海传统的工业重地,一直以来大宁的商业却总难成气候。直到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业,开始形成聚集型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大宁以后将是闸北新建中高档社区最密集的地方,再加上周边大宁新天地、FILL中心、合金工厂创意产业集聚区、多媒体谷、大宁绿地、上海大学、新梅等都为大宁带来大量的消费客源,必将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区域商业中心。
(16)真北。真北区域的区位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规划所处位置在上海与江浙两省连接的“西大堂”,邻近虹桥地区。其周边的交通也较为完善,是国道、高速公路、中环线汇集的交通枢纽带,紧邻虹桥机场。另外其商务成本相对较低(较之虹桥地区),并且它靠近上海西北物流中心,周围麦德龙、农工商118店、欧倍德、红星美凯龙、中环百联、曹安商业城、乐购、易初莲花、轻纺市场等10多个各类大商业卖场林立。从规划定位来看,这里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建成国际国内采购中心以及江浙两省中小企业商务办公的主要集中地区。其规划范围位于长征地区内,总体规划面积将达100万平方米,功能定位主要是为国内外商务人员服务。
(17)真如。真如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范围东起岚皋路,西至真北路,南临武宁路、中山北路,北接沪宁铁路,总面积约6.21平方公里;该城市副中心将采取纵横双轴、南北两心、商街合环、带形公园、点轴布局、圈层展开的总体布局,重点发展商务、金融、会展、都市旅游、体育休闲、文化娱乐、创新创意等行业。
(18)七宝。七宝以古镇闻名,生态居住是其房地产发展特色。七宝板块位于顾戴路以北,沪青平公路以南,外环线以西的闵行区域,是上海市大型生态居住城区,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城镇示范点。七宝由于靠近虹桥机场、毗邻沪青平公路、外环线,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另外,轨道交通线也即将开通。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闵行七宝板块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周边的楼市具有辐射力。由于近几年来,政府大力推进七宝商业的开发,目前该板块商业氛围已经十分浓郁,规模化的大卖场、娱乐中心等消费场所的建成,使该板块逐渐发展成为上海西南的大型商业中心。
(19)大华。大华地处闸北、普陀、宝山三区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现在的大华社区内已拥有乐购、家乐福、九百购物中心等大型购物中心。现在随着中环线的贯通.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大华社区成熟配套。除了中环线,目前区域内有多辆公交可直达火车站、静安、彭浦等地点。而在建中的轨道交通7号线在区内设有2个站点.大华三路站、行知路站均匀的分布在大华境内,建成后将分流部分大华出行人流,交通将变得更为方便。有了交通和人流的支持,大华将着重发展现代渠道的零售业态。
(20)外高桥,金桥,张江,川沙,三林。浦东五个区域商业中心建设的要求结合交通枢纽,根据城镇产业特色、基础设施、人口趋势等形成具有一定商业特色、功能相对完善、能够带动和辐射一定区域需求升级的消费中心,结合浦东50万人1个分区中心的城市规划。区域商业中心的设置与特色商业功能圈相比,更多考虑区位优势、产业支撑和本地居民消费的因素。其中外高桥主打“海港”、“生态”牌。资料显示,外高桥新市镇正在建设浦东最大的绿地和湖泊,创造集生态环境、购物娱乐、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外高桥新市镇开发事业部负责人表示,五洲大道南北两侧的楔形绿地被由上海城市景观规划所定义的“城市绿肺”。整个绿地面积3.26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世纪公园。它的建设将使外高桥地区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内最大的生态区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绿地是新市镇的一个重要项目,未来将辐射整个外高桥功能区,带动周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