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递“爆仓”到让消费者“分钟收货”,背后是阿里、京东长达近十年的谋篇布局。不仅在传统运输模式上优化干线物流网络、提高智能化,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定时达、当日达、小时达等高效配送模式也应运而生。只是在高投入、低盈利的新赛道里,企业如何打好持久战成为问题关键。
10月12日,凯德投资旗下凯德中国信托宣布拟向非关联第三方收购物流资产包,包括位于上海、昆山、武汉和成都的四个优质物流资产,总金额16.83亿元。收购完成后,凯德中国信托的管理资产规模将增长8.0%,达到47.29亿新元。
9月6日消息,京东集团宣布新的人事调整,京东零售CEO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将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汇报。徐雷升任集团总裁后,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将出任京东零售CEO,京东健康医药部负责人金恩林将出任京东健康CEO
京东物流将于5月28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5月17日京东物流开启新股认购,根据富途证券,截至17:40京东物流融资认购额达到1104.6亿港元,孖展倍数为139.4倍。
京东集团玩转物流资产的思路已经完整呈现。能把200多亿物流资产玩成“一鱼三吃”,中国互联网公司达到这个“段位”者绝无仅有。#有高人#
一体化供应链收入是京东物流营收的主要构成。2020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8%。同时,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过19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涉及快销、服饰、家电、家居、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27万家,相比2018年增长62%。
为何京东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相背离?这主要是京东净利润其实靠的是股权投资而非“卖货”所得,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京东经营层面的盈利能力是趋弱的,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2月16日晚,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伴随着招股书的披露,这家超级独角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9个月京东物流的收入为495亿元,净亏损为1170万元。
从去年到今年已传言约6次将要上市的京东物流,在今天终于尘埃落定——2月16日晚消息,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申请。
2月11日消息,受去年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基数较低因素影响,今年1月邮政行业同比增速较高。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169.2亿元,同比增长56.4%;业务总量完成1192.8亿元,同比增长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