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日消息,江苏南京出台稳楼市政策,二手房交易公积金贷款可办理“带押过户”业务。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通知显示,为降低个人二手房交易资金成本、缩短交易时间,自今年3月1日起,在南京可办理二手房公积金“带押过户”贷款业务。
-
3月3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前期出台政策的作用空间大幅改善,近期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企尤其是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主要是从需求端出发,近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是政策的重点,各地因城施策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主要从降低房贷利率,松绑限购等角度出发。
-
从房价水平来看,2月上海市场均价为73375元/㎡,环比上升0.44%,同比上升20.77%。根据情绪指数模型,预测上海未来短期内价格上行,未来4个月价格上升至75538元/㎡,累计上涨2.95%。
-
2022年底以来,“三支箭”、“白名单”等重磅措施的出台,确实超出了市场预期。特别是,资本市场开闸(再融资、收并购融资,借壳上市等),在资金端的巨大突破,本质上就是确保优质房企能稳定下来。对其他出险企业,坚持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
当前,房地产循环不畅,比如,供应过高端,不适应需求,需求支付能力不足,拉不动供给;比如,很多房源成为难以交易和循环的无效房源(典型如老旧小区、老破小)。靠市场的力量,无法破解这种循环不畅的“板结”。怎么办?政府有为之手,创造供需循环的环境。
-
可以预见,被延后的刚需、换房需求,预计上半年释放完毕。政策继续利好,而房价还在高位,楼市又回到了改善主导的局面。疫情这三年,高收人群并未受多大冲击,因此改善型需求一致比较旺盛,各大城市中心区改善盘比较热销,在售库存也比较少。顺应需求,去年以来热点城市土地出让,基本上都在中心区,也基本都是低密度的改善盘,或豪宅盘。
-
由于房价快速上涨,2017年以来,热点城市就以改善性需求为主导,刚需有被抛离的迹象。2015年,热点城市刚需占到50%,现在只有30%。因此,换房需求上升,或所谓“改善时代”来临,并非大家都有房了,排浪式地开始改善居住,而是刚需被挤出,改善占比被动上升。
-
这次为何没提“房住不炒”,是不是政策会有大的调整?我是这么看的,最终的通稿,可能会提到。即便最终通稿也没提,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2月16日第4期《求是》杂志中高层的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明确提了“房住不炒”。
-
从房价水平来看,2月青岛市场均价为21541元/㎡,环比上升0.97%,同比上升5.32%。根据情绪指数模型,预测青岛未来短期内价格上行,未来3个月价格上升至21703元/㎡,累计上涨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