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4 日,小米汽车悄然修改新车订购页面,将原本的“智驾”宣传语统一更名为“辅助驾驶”。
比如:
小米 SU7 标准版的“小米智驾 Pro”改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
SU7 Pro/Max 版的“小米智驾 Max”改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小米这波改名,还上热搜引发热议了。
为啥小米突然这么改名了?
1、首先,监管政策越来越严了。
4 月 16 号工信部开了个会,直接宣布 “智驾”、“自动驾驶” 这些词都不能乱用了,容易引发误解,车企必须严格采用“辅助驾驶”或“智驾等级+辅助驾驶”的命名方式。
2、其次,出于安全与责任考量。
此前因“智驾”等概念模糊,消费者容易把它和“自动驾驶”混淆,产生错误操作。
例如 3 月底的小米 SU7 事故,让人们意识到“智驾”宣传可能带来的风险,改名能更清晰界定功能边界,降低用户误操作风险。
此外,4 月 21 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门发了个倡议书,就是关于汽车驾驶辅助这块的宣传和使用规范。简单来说,就是提醒车企们,打广告做宣传可得悠着点!
协会要求车企必须按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来,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搞虚假宣传。像什么容易让人误解的话术,统统都别用!给功能起名字也得严谨,不能让人产生误会,不然司机很容易用错、瞎用,多危险啊!
众多车企改名
不只是小米改名,诸多车企都在这波改名潮中调整了宣传语。
特斯拉在 3 月 25 日晚间,将中国官网辅助驾驶系统命名进行更改,原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套件”更名为 “辅助驾驶套件” 等。
比亚迪也将 “高阶智驾” 更名为 “驾驶辅助” 。理想汽车将原计划推出的 “智驾版” 改成了 “智能版” ,地平线将其 “高阶智驾” 系统更名为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小鹏也被报道其展台 “高阶智驾” 标语消失,改为 “智能辅助驾驶” 。
这波改名潮,直接给智能驾驶行业来了个 “大洗牌”,以后车企们再宣传,可都得老老实实、明明白白,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所有消费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