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董事长张近东在公司新春团拜会上宣布,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其中,涉及河南省的万达百货门店共3家,其中郑州2家,洛阳1家。“待字闺中”3年的万达百货终于出嫁了。不过,苏宁官方未披露此次收购的价格。
靴子落地!万达百货终嫁苏宁易购
2月12日,苏宁易购官宣这一消息颇为突然。正如万达系一内部人士称,“‘万达百货找下家’的传闻,从2018年夏天起即已流传。可直至今日靴子落地,才知最终结果”。
苏宁方面称,此次收购万达百货,是该公司在2019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苏宁致力于构建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系统,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为用户搭建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智慧零售场景,满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而此次收购万达百货项目,旨在快速锁定优质线下场景资源,同时进一步推进商品供应链变革,更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收益增厚。
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前万达百货在国内共有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区域,会员数量超400万人。其中,涉及河南省的门店共3家,分别是郑州二七店(2011年10月开业)、郑州中原店(2012年10月开业)及洛阳店(2009年12月开业)。
有万达系人士透露,在万达百货国内体系内,河南3家门店都是优质资产,3店的业绩排名或在TOP10之内。他举例,郑州两家万达百货,虽单店经营规模均不足3万平方米,但单店年均销售额约3亿元左右。同时,洛阳店也并不逊色。“即便是在全国百货界,万达百货河南3家店的单店盈利水平也拿得出手”。
“接盘方”苏宁官宣的新计划,是对万达百货收购完成后,为其注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通过对百货行业的整体数字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就像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说过的那样,‘实体零售业的繁荣,绝不能再靠传统模式,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与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品质与快乐’。”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之后,是会保留“万达百货”独立运营,还是更名为苏宁百货?苏宁官方的回答是:公司未来会考虑更名事宜,但有关万达百货的后续经营安排,需等待该项目完成交割后再确定。至于是否同时接管万达百货现有经营班底,苏宁方面未做明确表态。
张近东是王健林身后的“接盘侠”
相比万达广场购物中心在全国跑马圈地、叱咤风云,万达百货却是相当“憋屈”的角色。
据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成立于2007年5月8日,是中国商业地产龙头企业大连万达集团下属四大支柱产业(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之一。紧跟万达商业(地产业务)开疆拓土的脚步,万达百货也曾一路通达全国一、二线城市。
2015年,万达百货在发展顶峰周期时,门店数量近百个,曾号称“中国规模最大的百货连锁品牌”。但戏剧性的是,万达百货在同年接到了“割肉疗伤”的指令。曾有媒体统计,2015年前后,万达百货在国内共计裁撤门店56家。
缘何如此?答案简单清晰,亏!在全国各地人潮汹涌的万达广场里,万达百货占尽优势资源,却是个“冷灶”。
或在王健林的期待中,万达百货本该是个主力店,扮演非地产业务的嫡系擎旗者角色。结果,万达百货把自个儿当成了万达广场内的羞涩“填空项”。任凭数任高管轮替“抢救”,未果。
“早些年关闭的国内万达百货店,其团队人员与物业资源已并入所在地的万达广场。”万达系一内部人士说,比如山东等地,万达广场里内已无万达百货的痕迹。万达百货国内剩余的37家店,即今日由苏宁易购宣布收购。
“万达百货求嫁”的话题,3年前在国内零售圈已是路人皆知。2016年9月,万达商业由港交所退市后,一直在为万达百货积极寻求下家。“与苏宁起腻”,或是重要选项之一。
过往数年中,苏宁召集国内零售界大型活动或品牌活动,王健林不止一次来南京为张近东站台。如2017年12月,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王健林一开口便毫不掩饰他与张近东之间的亲密,“这是我第二次为近东站台了”。
苏宁与万达的交际颇有渊源,如在郑州二七万达,苏宁就是万达的房客。这并非只是房东与房客的客套。王健林看得很清楚。2015年以来,国内实体零售业下滑的“弱周期”,坍塌的传统百货店品牌比比皆是。而苏宁,虽说不是百货业出身的公司,但却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能保持新店投资的公司。
细究万达百货此次被收购,还要提及一个插曲:2018年1月,万达集团官方放出消息称,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云商、京东、融创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当时,苏宁出资95亿元或等值港币,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约3.91%股份。
“四金主兑钱‘捧’万达”,当时在坊间引起了热议。有消息称,马化腾、张近东等4位携“巨款”来提万达商业股份,是对王健林的一次火线搭救。当年,王健林主导万达商业“退港回A”(即2018年9月之前回归A股),与投资方签有对赌协议。怎料,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路遇波折,又遭遇资金链吃紧。于是,王健林不得不发起了“江湖救急令”。或因这次出手“帮忙”,让张近东看到了万达系的内质,于是他出手了。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价格仍是谜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要花多少钱?对于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极刻》记者这一提问,苏宁婉拒回答。其给出的理由是,收购万达百货的交易价格,未达到深交所信息披露标准。待项目交割完毕后,会在2019年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
不过,换个角度看“苏宁买万达百货”的诉求,要看苏宁现在需要什么。表层最清晰的利益诉求,是万达系的物业资源、百货门店资源。简单地说,这30余家门店都是现成的,目前尚在盈利期,买到手至少先不赔钱。守住37个万达广场,至少线下客流不用担心。
深层次的苏宁诉求,或是另一个维度:如何重归中国零售业“霸主”之路?2013年,国内互联网消费飞速发展,6年后的今天,网购已成为公众消费的基本方式:从城市到农村、从白天到晚上。苏宁算是国内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最快的一个,因而有了苏宁易购,列席中国电商阵营前三名。但“前三”之位,或不是张近东想要的。
从做家电零售起家的苏宁,近20年几乎打遍了国内所有省份的对手,乃至走向海外,本可傲居群雄之首。岂料遇到了互联网技术派的阿里和京东,行业地位被一夜翻盘。要知道,在任何消费市场的第三名,都要比前两名付出更大的努力与机会成本。苏宁也许在寻找一个重新上位的资源禀赋和机会,即万达百货留下的供应链,以及国内零售业构架“线上+线下”完整模式的时间窗口。
关于百货业的供应链,是苏宁电商平台的显性短板。而事实上,在南京大本营,苏宁系的购物中心一直在潜心修炼,并对全国扩张跃跃欲试。只不过,供应链这种零售业的战略性资源,术业有专攻,根本不是花钱能买到的。它需要渠道、人力、人脉、品牌等多维度资源加载维护。
打比方说,苏宁任何一地分公司经理,打个电话即招大牌家电供应商来办公室“报到”,不是难事。但是,苏宁易购招商部招来绫致、阿迪达斯、香奈儿、古琦等品牌的区域经理上门喝茶,就未必能如愿。
关于时间窗口,更是苏宁最渴望的资源。回顾一个现象,2017年以来,阿里、京东都在拼命入股实体零售商企,苏宁更是大规模扩店。那么,为何电商在拼命开实体店呢?原因很简单,浅层次的网上市场消费红利被挖完了,连农村的刷墙广告位都抢完了,这些电商公司总要给投资人交代“下一年的发展计划”。于是,电商公司不得不转战地面,从实体消费领域挖掘流量红利,这就开启了深层市场空间挖掘。
相比阿里、京东,苏宁的主业是实体零售,并且,其实际控制的线下渠道规模比前两者所持资源总和还要多。这是让张近东心里最踏实的资源禀赋,或许也是张近东最期待的一刻。在“线上+线下”的新零售竞争周期,万达百货的资源能为他争取到时间机会,贯穿购物中心、百货、超市、家电专卖、母婴、体育用品的线上线下,苏宁系或许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重归中国零售业第一霸主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