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东区商圈近来频爆出老店抵抗不了高额租金,纷纷选择退租,这些房东在该地段坐拥10几间店面,光是租金预计就有月收入近千万元,前台北市副市长、现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张金鹗对此感到忧心,认为店面空置率不断攀升,将导致商圈没落,经济因此受到衝击,呼吁台北市政府不能坐视不管,建议应该要推出「空店税」,抵挡灭街危机。
张金鹗认为,该税制可以从房屋税、地价税下手,对于长期空置店面的房东,北市府应该加重房地税赋,对于拥有多户店面的房东,若任其空置,可以参照囤房税,累进其房地税率,加重房东的持有成本,迫使房东调降租金找寻房客。
张金鹗表示,台北市近一年来,许多老字号店家以及饭店,如永福楼、六福皇宫等,都是承受不住高租金而退租,反映这些店家面对沉重的成本都只能以退租应对。至于东区商圈,许多房东手上握有许多空置店面,他们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寧不要降租打坏自己行情,显示该商圈的租赁市场机制已经失灵。
张金鹗警示,这些空置店面影响商圈发展,这不只是个别零售产业问题,更是总体经济衰退的警讯,这些拥有多家店面的房东,政府应加强政策管理,例如以北市财政局的数据,重新检讨房地产税制,针对个别商圈实施,若商家营业绩效佳,政府也可以提供减税优惠,藉此鼓励市场机制正常发展。
据《经济日报》报导,商家不像住家,閒置不用,会反映在营业税赋上,商家大多分布在1、2楼,因此稽徵认定成本低,执行上也比较没有争议,如何制定适当的优惠及加重税赋机制就成为关键,透过奖惩机制鼓励商家营运,相信能大幅提高商圈的营业绩效,这对于房东、商家、消费者以及政府是4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