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属国企联合成立,目的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并助力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大湾区协同院”)合作伙伴深圳市正轩前瞻睿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旗下15亿规模的“广州市正轩前瞻睿远创业投资基金项目”也在活动中签约,该项目由大湾区协同院助力落户黄埔区。
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会长、羊城创意产业园总经理丁华向大会作《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度工作计划》报告,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秘书长吴月璐随后通报了《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协会2024年度财务报告》。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厂房作为核心载体,其设计建造需紧密贴合不同产业的差异化需求。对于?制造业?,安全与工艺兼容性是首要考量,如汽车制造行业对地面荷载及抗震等级的高要求,以及化工企业对严格分区和防爆通风系统的配置。而在?物流仓储业?,空间效率与动线设计成为关键,大跨度结构、高位货架适配性及智能物流系统的集成,能够大幅提升仓储与分拣效率。
凭借旧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日益完善的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体系,黄埔港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航运服务商、物流服务商的聚集,必将产生集约市场化效应,从而降低区域综合物流成本,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凸显临港商品交易市场的话语权,促进黄埔乃至珠江三角洲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
广东多地百万补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突破,广州最高800万数字化转型补贴,全省形成百亿级奖补体系,以真金白银点燃企业创新引擎。
广东多地百万补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突破,广州最高300万数字化转型补贴、深圳重点扶持关键技术突破,全省形成百亿级奖补体系,以真金白银点燃企业创新引擎。
作为全国低空经济企业数量排名第二的城市,广州如何在这场科技浪潮中抢占先机?3月18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和极飞科技这三家位于广州的“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它们的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解读广州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布局逻辑及其背后的产业生态优势。
作为千年商都向现代产业高地转型的"能源引擎",广州供电局正以"数智业扩"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管理重构、技术革新、服务升级的三维联动,构建起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电力服务新生态。这场大会不仅发布了《广州供电局创新构建"数智业扩"体系工作方案》,更通过政企协同机制深化,为全年重点项目落地按下了"加速键"。
截至2024年,这四大城区GDP总量突破1.9万亿元,拥有超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上市公司。平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