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商业中心(暂定) 项目设计要求:
1.1 商业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1.2 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设置地下停车场。停车数不得少于500辆,地下停车场应预留机械停车条件,满足机械停车位管线下净高3.6米。
1.3 商业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一般公交车站停车区宽3.5米,长不小于50米。
1.3.1 自概念规划总图及单体方案阶段开始,在总图及商业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主要道路上设一处公交停靠站,一处出租车停靠站。
1.3.2 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系统设计,在景观深化方案阶段予以准确落位。
1.3.3 规划设计师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总图中落实到位,并协调景观专业施工图予以最终落实完成。
1.4 建筑密度不大于28%。
1.5 建筑退用地红线距离:沿江大道后退5米,深圳路及五一路后退2米(退界较浅,宜发挥沿街价值)
1.6 商业中心沿不同方向主要道路应设两个及两个以上车库出入口,用以分解交通。但应远离百货主要出入口,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坡道必须双进双出,不得做单车道,且净宽不小于8米。
1.7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如必须要设人防,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部分。人防应以6级人防、平站结合方式为宜。应尽量协调避免出现人员掩蔽、医疗所等人防要求较高的人防设施。
2 整体商业的设计要求:
2.1 整体商业的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
要小于50米。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
2.2 整体商业的端头商铺如是品牌咖啡或饮品店,可对广场开一个门。
2.3 整体商业的首层设计及内装方案中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最大展示空间效果。
2.4 首层宜设至少3~4个次主力店,靠近中庭设2000㎡左右次主力店。1500㎡以上次主力店可以对外开门。次主力店宜设为一层联通二层(一拖二)的形式。
2.5 整体商业的柱网原则上以8.4X8.4米及以上为主。框架结构设计。可随意进行砌墙分割店铺。
2.6 整体商业的销售型室内外步行街或商铺,靠近中庭及大型主力店应为持有。
2.7 整体商业的首层层高为4.8米,大厅及中庭局部挑高处理。二层及以上层层高均按4.5米设计。
2.9 整体商业的外立面不宜设置进、排风口,各种进、排风口尽量出屋面处理。
出地面各种设施应避开商业广场及主要出入口。
3 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
3.1二层室内步行街,局部三层,第一层为零售为主占面积60%,咖啡水饮等轻餐厅25%,便利店美甲店等配套占5%。第二层为餐饮占面积80%,零售及其他占20%。二层及局部三层配备为主力店,超市、酒楼、KTV、影院等娱乐业态,占局部三层的100%。框架结构进行建造,使得层高和巨柱根据业态不同,可打通楼板和柱距8米以上。如必须三层局部做餐饮。餐饮铺面积不小于200平米,不大于600平米。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重油烟餐饮业态放置在二、三层,以减少其对一层的影响;油烟尽可能高空排放。
3.2 室内步行街的尺度
3.2.1 室内步行街的设计应为“街上搭桥”模式而非“板上开洞”。
3.2.2 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应设在转折部位。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室内步行街大中庭面积为700~800㎡;小中庭面积为500~600㎡。
3.2.3 室内步行街的长度以280~350米为宜,宽度宜为45-50米,原则上不小于40m,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
3.2.4 室内步行街两侧店面之间宽度:首层4.8米,二、三层4.5米。
3.2.5 室内步行街走道净宽宜3.5~4米,“方洞”口宽度宜为8~9米,“桥”的净宽度宜为3.5~4米,中庭周围走道净宽应适当加宽,观光电梯处走道必须加宽,可至5~6米。“洞”口、“桥”及中庭边缘不得设反梁。
3.2.6 室内步行街采光顶的开口宽度,应较下层开口两侧各扩大0.8米~2米右。
3.2.7 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延伸到二层室外街商铺上方的,室内步行街公共区域注意应向外侧偏移。且三层应退后外街边缘5米左右。
3.3 室内步行街卫生间的设置:
3.3.1 根据室内步行街的长度不同,一般设3~5组卫生间。
3.3.2 卫生间的间距为80~100米,面积为70~100平方米/组。
3.3.3 每组卫生间蹲位:男厕不宜少于5个,女厕不宜少于10个;男卫生
间小便斗不应少于5个;洗手盆各不应少于4个。
3.3.4 室内步行街卫生间应与主力店合用,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3.4 每个中庭天棚的中间位置预留一个电动吊点,承载力不低于500KG,中庭
的其他吊点(6-8个)的承载力不小于150KG,长廊部分设置电动吊点,承
载力不小于50KG,每个项目电动吊点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5个。中庭要考
虑方便安装LED电子屏,总荷载20KN。
3.5 室内步行街中庭的采光天棚及步行街的采光廊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应设置电动遮阳装置。
3.6 对室内步行街开口的设置原则:
3.6.1 主力店对室内步行街的主要开口,单边连接设置一处,双边连接不超过两处。
3.6.2 百货开口宽度宜为12米,KTV开口宜为两跨。其他主力店开口宜为一跨。
3.6.3 次主力店开口宜为2.5跨以上,且宜靠近中庭区域。
3.7 室内步行街地面为浅暖色石材。
3.8 室内步行街的电梯及自动扶梯设计要求:
3.8.1 自动扶梯距步行街主入口不小于10米,间距宜控制在50米左右。
3.8.2 自动扶梯应靠洞口一侧并平行布置,以免遮挡视线。
3.8.3 步行街入口处(通常为百货一侧)允许一组扶梯反向布置,提升二、三层端头铺的人流量。
3.8.4 提升高度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自动扶梯,靠外墙时应不留缝,临空一侧必须做安全防护,招标采购前必须明确保护高度并预留荷载。
3.8.5 室内步行街的自动扶梯应有一组通往地下停车场各层。观光梯一般在中庭设置,以2部为一组,观光梯轿厢要使用玻璃维护使其通透。观光梯应通到地下停车场各层,在停车场应设置通透玻璃候梯厅,候梯厅需设计空调。
3.8.6 室内步行街的货梯,吨位为1.6~2吨,可与局部三层的主力店楼合用(百货单独设一组货梯)。供室内步行街独立使用的货梯不宜超过2 组。
3.9 室内步行街的各层内外出入口均应设置人流计数系统。
3.10 室内步行街一层,远离娱乐楼入口方向应设影城售票处,原则上设在扶
梯斜坡下,占地≯5 m2。
3.11 扶手栏板的结构荷载必须大于国家相关标准。
3.12 店招设计管控原则上必须保证“一店一色”的要求,避免雷同。
3.13 方中厅的设计手法必须反映不同的设计效果。
4 娱乐楼的设计要求:
4.1 影城:
4.1.1 影城的大影厅应临主要通道,以便疏散。
4.1.2 影城大堂(售票厅)的面积根据总影厅数的多少设计,以不小于400㎡为宜。
4.1.3 影城屏幕位置的高度原则上均应大于9米。
4.1.4 影城设计面积在3000-5000平方左右,能容纳要有一个300人左右的厅和2~3个200人左右的电影厅。。
4.1.5 影城动线宜为“L”“T”“Z”等,不得出现“I”“H”等。
4.1.6 到达影城扶梯应便捷顺畅,扶梯在步行街三层可转向直达影城层。
4.2 其他:
4.2.1 应设计约100㎡娱乐楼直接对外的夜间出入口,满足娱乐楼业态夜间使用需求。尤其应注意首层与地下一层的设计。
42.2.导向标识及立面店招设计应重点反映娱乐楼标识及导向信息。
5 独立酒楼的设计要求:
5.1 酒楼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酒楼首层面积约150平方米左右大堂,2~3部客梯。
5.2酒楼应与室内步行街餐饮层设出入口相通。
5.3 设计单独使用货梯或明确与步行街货梯共用运输垃圾。
6 超市的设计要求:
6.1 超市只在室内步行街内设置2个出入口,不对外单独开口。
6.2 超市原则上设于地下一层或二层以上位置。超市入口位于室内步行街入口处,进入步行街后即转下地下超市,中间不宜间隔商铺。或设计在二层以上,由一层穿过内堂上二-三楼。
6.3 项目超市面积总建筑面积宜控制在3000~5000平方。(含卸货等配套功能区)。
6.4 地下超市外租区不宜通过走道与停车场相连。超市外售或租商铺区应尽量设计的通透,使主入口、外租区等可视性较强。
6.5 当其他电器或家居卖场也设于地下时,超市应共用公共区域。并合理解决娱乐楼独立的通道及出入口事宜。
7 室外步行街(底商)的设计要求:
7.1 室内步行街外侧临街部分作为室外步行街商铺,以2层一拖二模式为
主。
7.2 以销售为主的的室外步行街及一、二层分层销售的商铺。二层局部退台,可增加利用面积。
7.3 室外步行街街宽一般约5-8米。利用退界来进行步行街街道的宽度设计。
7.4 所有室外步行街应设公共卫生间,每条街至少设一处。商铺内预留卫生
间给排水管道。
7.5 室外步行街景观以条凳、矮绿植及草坪为主。不做大树和水景。
7.6 销售商铺进深一般为9-12米,以11米为宜,面宽不小于4.2米。
7.7 商铺开口处不做过街楼,采用全断开的形式。
7.8 室外步行街根据长度在转折处设置两个左右节点空间。
7.9 销售物业端头铺如为咖啡、甜品或饮品店可对主广场开门,并设小型店
招,但店招只能设在首层雨棚下。
7.10 室外街如设自动扶梯,公称宽度800mm。
8 立面的设计要求:
8.1 立面设计原则:
8.1.1 应突出大商业步行街及主力店商业部分。
8.1.2 商业部分应突出室内外步行街入口,入口高度应大于一层,宜做到二~三层高。
8.1.3 室外立面上应设置一块大型LED,面积为150平米左右,在LED周围不能有其它广告位和店招,同时应考虑LED的维护保养以及防水的需求。
8.1.4 外立面采用真石漆或者仿石材贴面外墙,局部为玻璃幕设计。
8.1.5 外立面方案以城市规划设计报批确定方案为准,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
8.2 广告位及店招的设计要求:
8.2.1 店招设计原则:
1、外立面墙体大型广告牌除预留餐饮、影院或KTV、超市、百货等主力业态店招外不准增设其他业态大型店招。
2、餐饮、影院或KTV、超市、百货等主力业态店招只准各设置一个大型店招,且高度不得超过本案商城规定高度,统一广告店招的高度。
3、 立面店招原则上均为镂空发光字体。
4、 其他业态店招为门面上小型店招,如转角及不能设置店招的铺面则可采用于室内、外步行街入口内部设LOGO 墙或主力店的室内外步行街联通处设店招等方式。
5、 所有店招位置均以销售部、工程部等签批立面方案为准,不得擅自变更。
7、 次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的情况下设置小型门头店招,高度必须统一。
8、 严禁破坏原购物中心门头设计,不得增设装饰性门头。
9、 购物中心严禁不按制度要求随意设置门楣店招
8.2.2 广告位设计原则:
1、立面广告位原则上成组布置,可集中设置较大型广告位。最终位置,形式以建设及规划部门统一签批立面方案为准。
2、要求保证广告内容品质,外立面广告画面内容应符合国家广告法规。
3、严禁出现玻璃幕墙后内透出商家的店招及室内广告,联系电话或宣传信息等内容。
4、广告位应设置导光板。广告布封边设置铰接装置、涨紧装置,防止广告布撕裂。
9 景观的设计要求:
9.1 持有物业景观设计要求:
9.1.1 广场硬铺装的设计图案要简洁明快,不出现大面积小规格铺装材料,消防通道铺装材料厚度为5cm,其它部份厚度为3cm。
9.1.2 酒店主入口大门门前雨篷下地面铺装净宽不小于15米,入口部分地面铺装材质和大堂材质相呼应,选用高档次石材。
9.1.3 酒店停车位设计方面,根据场地考虑VIP车位,同时大巴车停车位不少于3个,并考虑,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点。
9.1.4 商业主要入口不得出现台阶。
9.1.5 广场铺装坡度宜控制在2-2.5%,不能超过3%。
9.1.6 商业广场临主街面应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点及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点。
9.1.7 室外广场设置精神堡垒,并加入主力店LOGO。
9.1.8 在两个大型商业广场,一个主要广场考虑大型集散活动的需求,可以广场为主;一个广场可增加多种景观元素,增加树阵、主题雕塑等,丰富商业景观。
9.1.9 车库入口附近可考虑增加绿化;在不遮挡立面前提下增加临界绿化厚度,丰富景观层次
9.1.10 酒店入口区必须设置大型乔木,种植设计以大乔木,灌木球,草坪相结合方式为主,风格要求简洁大气。与市政道路相邻区域绿化设计宽度不宜小于5m。
9.2 室外步行街景观设计要求:
9.2.1 街区宽度通常为8m左右和8m-15m两种街区,部份街区不超过15m。
9.2.2 15米以下街区不宜设置水景、不宜配置大乔木设计;超过15米的街区应有阵列的乔木,结合业态的分布,考虑地面临停的布置。
9.2.3 街区每隔70-80m的距离设置一个给水和保洁给电点。
9.2.4 街区的灯具为道旗设计,街宽度为12米以下的街区设置一排灯具,高度为4.0-4.5m;12-15米街区设置双排灯具,高度为4.5-5m;街区照明设计应结合壁灯统一考虑。
9.2.5 街区节点铺装设计应有独特的设计,入口应设置独立的门头,特别注重街区夜景效果,可以在街区顶部设置装饰灯
9.2.6 街区的铺装设计应与大商业广场的尺度有区别,小尺度为宜,入口及节点处应有变化。
9.2.7 利用成组成列的灯柱或者灯箱,结合地面的铺装等商业景观元素将人流导入街区。入口部分应设置街区综合导向信息设施。
10 夜景照明的设计要求:
10.1 持有物业的夜景照明应能反映商业综合体的特点,与商业建筑相匹配。夜景照明照度要充足。
10.2 广场照明系统原则上不采用地埋灯,步行街入口广场以及百货入口广场设置一到两个高杆灯。
10.3 公共区域安装的庭院灯、高杆灯应有明显接地标志,并单独设置保险。
10.4 住宅、商业、酒店等建筑外立面安装LED灯具所需的开关电源和控制器应集中放置,为方便维护,建议安放在建筑物顶层、设备层或裙房楼顶。
10.5 外立面夜景照明灯具应尽量做到灯具不外露。主立面严禁外露。
10.6 照明设计公司应与幕墙设计公司配合并会签图纸,在开业前完成现场灯光调试。
10.7 夜景照明验收应按照室外照明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夜景照明方案验收。
11 地下室及配套用房的设计要求:
11.1 购物中心地下车库的管线综合满足机械停车位处净高不小于3.6米。要求施工图中示意标明机械停车位。
11.2 地上面积6-8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的地下车库,平层停车至少600辆以
上。
11.3 商业项目地下室停车库全部设超声波停车指示系统,要与标识设计结合。
12 商管物管用房的设计要求:
12.1 商业综合体地上三层部分考虑100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管理用房。
12.2 地下一层设约600平方米的商管物业用员工餐厅(含厨房),满足购物中心商管、院线、大歌星员工的就餐需要。
12.3 住宅、酒店等塔板结构楼房,物管用房面积不小于150平米,并应在该物业区域集中设置。
12.4 室外步行街物管用房面积不少于200平米,其中50平米的租赁服务用房,
设置于室外步行街内,其余物管用房可以与相邻其他销售物业比邻设置。
湖北金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公司注册地址:宜昌市西陵二路44号,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具有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
勤劳务实的金科人胸怀创业梦想,牢牢把握地产脉搏,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秉承“精诚团结、稳健务实、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着力打造精品地产项目。于2006年在地产开发方兴未艾的夷陵区崭露头角,首夺开门红。投资1亿余元兴建夷陵区地标级空中庭院“金都御林”住宅小区项目(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该小区被市房地产协会评为优秀小区。务实的拼搏,赢得了众多的好评,公司先后荣获“行业先进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品牌”、“诚信企业”、“AA级信用单位”。
梯级储备,滚动开发,持续发展,再展雄姿。在金都御林项目即将收官的同时,又进军东山,投资1.4亿元在东山开发区黄金地段兴建“金爵公馆”项目,该项目为26层高层商业楼宇,总开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开发区中心转盘的地标性建筑。
海纳百川,广聚人才,筑巢引凤。金科置业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激励、使用的人才机制,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管理团队。公司组织机构健全,内设总经办、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公司现有员工38名,本科以上学历21人,中级以上职称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注册监理师1名,一级建造师3名,注册造价师1名,经营师1名、注册会计师1名、统计师1名。
公司从房地产项目前期市场定位、规划设计、项目报建,到中期的销售推广、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到后期的物业管理和客户联系,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房地产运作模式和内控体系,并不断总结和创新,为金科置业经营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为增强金科置业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依托行业资源和优势,金科置业进行了战略布局的调整和蓝图构划。成立了湖北金爵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筹划组建商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形成自有商业物业和自有高档酒店自主经营管理体系,着力打造“金色地产,金色物业,金色酒店”“三金”架构,构建金科美好未来。使金科置业由成立之初的单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初步整合成集房地产开发、商业物业经营、高档酒店经营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初步实现了金科置业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战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瞬息万变的地产新形势,金科置业牢固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远瞩前瞻的市场意识、继承创新的管理意识,朝着金科置业第二步规模化发展目标,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抒写金科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宏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