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过后,电商促销节日就开始轮番上阵。除了已经形成成熟认知度并且巨大成交体量的双11外,接下来的一波大促还包括国版黑色星期五、双12、年货节等。夹在双11与双12之间的黑五时间上并不讨巧。往年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及其他几个大促节点。可今年的黑五,却因为新玩家的加入、老玩家的升级而被推上了“历史新高”。
11月28日,京东企业业务召开首次合作伙伴大会,会上京东企业业务宣布正式启动星云计划:2020年帮助100个合作伙伴突破10亿元销售额;签约200家技术合作伙伴,构建企业服务数字新生态;聚集20000家企业服务伙伴,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服务平台。
11月22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京东国际业务负责人韩瑞宣布,京东“大进口”业务战略升级,将原有主打跨境进口品牌的“海囤全球”与一般贸易进口业务整合,统一升级为“京东国际”。同时,官宣了黄景瑜为“京东国际黑五代言人”。
根据三家公司近日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已迅速攀升至5.363亿,超过京东的3.344亿,与淘宝的6.93亿的水平正日趋接近。
京东已经在今年的几次财报中缓缓抬起了头。而在最近的两份财报中,京东以利润为导向的崭新需求已经很明显了。“持续盈利”的口径,标志着京东正处在从追求交易规模增长转向追求利润的过程中。盈利显然会是京东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命题。
京东提出,要在全国100个产业带拉拢10万家制造企业。不只是京喜,拼多多的拼工厂、淘宝的天天特卖、苏宁的拼品牌,甚至网易严选都造出了工厂直供、C2M等噱头,无非是想表明,电商与工厂直连去除所有中间环节,可以给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的商品。
联商网消息:过去一周(11.11-11.17),阿里正式宣布赴港上市,股份代码9988.HK;京东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净收入同比增长28.7%;“斑马会员”员工挪用2.6亿赌博,创始人称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双11数据出炉,天猫全天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5%达2684亿,天猫国际卖的猫粮比奶粉还多;肯德基、星巴克等2小时破去年24小时记录;11月1日零时至24时,京东平台下单金额达2044亿!多个项目落地——宝龙“杀入”珠海布局宝龙城,贵州首个SKP落地贵阳,上海月星“环球港”落户佛山……
“双11”“硝烟”逐渐散去,天猫、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普遍取得了两成以上的增长。和交易数字一样耀眼的是,“下沉市场”作为关键词被反复提及。以三到六线城市和县镇为代表的下沉市场不仅消费额大幅提升,对于商品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电商网络与快递布局的逐渐完善,下沉市场消费者也拥有了更好的购物体验。
“太吓人了。”让唐云路发出如此感慨的,是她在11月11日上午11点左右收到的快递物流通知,“七点付的尾款,刚刚顺丰显示从苏州发到北京的快递已经签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