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三批集中供地正式推出的46宗房地产用地全部成交,成交土地总面积约279.26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约740.99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约502.52亿元。
12月9日,成都第三批集中供地第三日下午场出让4宗地块,本次土地拍卖共持续三天,共拍卖40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2765亩,起拍总价369亿元,前两日成交26宗地,总计成交金额290.88亿元。
上海第三批次集中供地27宗地块均出让完毕,共收金469.19亿元。其中招商蛇口共参与拿地3宗,共涉资105.91亿元,金额及数量均位居榜首。
10月12日,武汉第二轮两集中划上句号,此次供地共推出房地产用地49宗,经过9日、10日和12日的三场揭牌,共40宗用地顺利成交,成交土地总面积245.94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576.78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347.79亿元;另有3宗土地流拍,6宗土地因交易异常予以撤牌。
近日,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江苏南通即将迎来第二批集中供地,涉及6个区域31宗地块,总出让面积约162.55万㎡,起拍总价约195.92亿元。其中,主城区8宗(包括3宗经济适用房用地),通州区7宗,海门区9宗(包括4宗经济适用房用地),如皋7宗(包括1宗经济适用房用地)。
9月26-27日,广州第二轮土拍拉开帷幕,与其他城市一样,广州土地市场遇冷,第一日就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流拍,同时整体溢价率仅2.2%。第二天更加惨淡,24宗地块仅7宗地成交,流拍率高达70%。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本次苏州共有15宗涉宅地进行网上拍卖,包括相城区4地、工业园区3地、吴江区3地、高新区2地、苏相合作区2地及吴中区1地,总起价279.8亿元,分为3日出让。最终,有14宗地块成功出让,1地流拍,总成交价272.3亿元。
据统计,进入7月以来,无锡、济南、青岛、杭州、苏州、沈阳、上海等地就相继发布了第二批土地集中供应的公告及预告。规则、玩法、力度都较之首轮土拍有所变化,管中窥豹,无锡此次土拍的“新变化”或许就是下一个城市的表现。
6月25日,武汉首批集中供地土拍日,新城控股以总价71400万元竞得蔡甸区P(2021)065号地块,楼面地价2924元/㎡,溢价率0.71%。
历时5天,成都首次土地集中出让在6月11日落下帷幕,40宗、共计3450亩的土地全部成交,起拍总价330.31亿元,成交总金额354.84亿元,平均溢价率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