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疫情的“黑天鹅”短时间给中国商业按下了“暂停键”,但随着疫情阴霾逐渐散去,各城市的商业也迎来了复苏的曙光和力量。最近,赢商网策划推出“城市商业复苏观察“系列选题,实地踩盘全国不同城市的购物中心,为大家呈现镜头下各城市商业的复苏情况。
2015-2019年购物中心新型文创体验业态年均数量增长率为2%-5%,如北京SKP打造了融合书店、无国界料理、生活好物、艺术展演、文化沙龙于一体的“书店+”业态;上海新天地引进博物馆、画廊、联合办公/创客空间、艺术馆;南京德基广场打造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艺术业态;上海保利时光里引进国内唯一昆曲戏剧体验馆、国内首个商业空间内的拱券画廊……在这个市场力求差异化的时代,文创或能为购物中心带来无限可能!
刚刚,北京出台了大型商场疫情期间资金补贴政策,这是首个,在疫情期间,对大型商场进行补贴的城市,有北京的先例在,其他的城市还会远吗?要知道,这次的疫情,最伤的就是实体店及商场,实体店有国家新增贷款支持,有商场给长时间的免租。但商场呢,不仅给予商户免租增加自身的生存压力,长期的人流量损失、店铺的撤离、娱乐类主力店的关闭、增加了消毒、管控、口罩等防疫支出,2020年对商场来说确实已经是艰难时刻。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地方相继出台发放消费券政策以提振消费。
2019年,是充满变化与挑战的一年。为了在群雄逐鹿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全国各大商场都不得不鞭策自己不断创新与改变。一年过去,它们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3月12日,太古地产(01972.HK)公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
由新冠疫情引发的隔离仍未解除,这给线下实体书店带来很大压力。一些线下书店已经上线寻求自救。72家北京市实体书店进驻美团,线上卖书,配送到家。美团会对这首批书店给予免费入场、流量补贴等支持。
3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华联购物中心BHGMall和餐饮品牌“呷哺呷哺”合作,首次在线推出“呷哺呷哺”新鲜蔬菜和火锅套餐。目前,已在北京华联万柳、亦庄等9家购物中心推出,覆盖周边社区居民300万人。
百亿业绩俱乐部扩容到4家,分别是北京SKP(153亿元)、北京国贸商城(117亿元)、南京德基广场(近122.4亿元)、杭州大厦(超105亿元),北京SKP依然问鼎全国单体商场业绩之最,同比增长13.3%,南京德基广场依然是全国最赚钱的购物中心,同比增长约22%。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银座和谐广场(开业时间:2016-09-10、已签约245个品牌)项目已由华润置地接手,后者在北京已有两个成熟的商业项目——北京凤凰汇购物中心以及北京华润五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