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代,城市更新已然是社会热点话题,其核心内容的存量改造亦备受关注。具化到商业地产,历经多年的增量发展后,目前市场已积累了不少存量资产,需要一些“资深玩家”,促其新生。
12月10日-11日,以“新形势、新思维、新机遇”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城市商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
12月11日,“以花为媒纷享未来”鼎峰·花漫里项目推介暨商家交流对接会在惠州佳兆业铂尔曼酒店成功举行。会上,项目总经理程晓春介绍,鼎峰·花漫里将打造惠州江北最大的教育天地、亲子互动的童趣天地、突破时间限制的美食天地等,并将于2021年6月26日开业
12月10日,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消息显示,苏宁控股集团三大主要股东已经于12月4日将苏宁控股全部股权质押给淘宝(中国)软件公司。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苏宁控股的三大主要股东分别是张近东、张康阳父子以及南京润贤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三者股权占比分别为51%、39%、10%。
2020年至今,突如其来的疫情冲袭商业地产,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散。消费习惯悄然生变,保证营收成为行业常态,但这并未阻挡购物中心发展步伐,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自救热点。
经营管理是商业投资成败的关键,抓好商业经营管理和运营管理,是商业规律的需求,也是经营者、投资者的理性需求,对于商场的招商、销售、经营有着极强的催化剂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并根据项目特点选定适合的模式并成功地运营?如何能够快速透过成功经验,引进有价值的管理方法,解决现阶段公司困境,迎接未来营利的契机?
事实上,街区商业并不少见,但今年突然“爆火”的街区商业似乎更多也更为人津津乐道。本文将以苏州淮海街、杭州天目里、日本MIYASHITA PARK为例,通过对其整体风格和运营模式的了解,尝试解读背后的商业逻辑。
进入到12月,宝龙商业持续加速市场供应,在12月6日完成宝龙在苏州首个商业项目的开业后,紧接着还将有6座宝龙广场相继开业。
作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缩影,人流物流资金的集中地,商圈成为拉动内需消费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能级式”商业聚合力。特别是受疫情黑天鹅冲击的今年,商圈经济再次被放大,扮演着促进消费、缓解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角色。
达州铜锣湾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由香港铜锣湾集团投资建设,项目位于达州长田新区西侧的李家嘴片区,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规划总用地约4400亩、净用地约2300亩,总建筑规模约37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以商业、教育、医疗、生活、文旅等为一体的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