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堪称上海乃至全国最高端且最多元的商圈之一,恒隆广场是全国坪效及品牌层级最高的纯奢购物中心,久光百货、兴业太古汇、静安嘉里中心、芮欧、梅龙镇伊势丹、晶品都是全市闻名的知名商场;但和淮海中路、南京东路等传统核心商圈类似的是,南京西路商圈缺少新项目,已进入存量改造优化城市更新为主的内生式增长模式。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2020成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电商领域一如既往地热闹。直播带货成为疫情时的救命稻草,直播电商完成大爆发,罗永浩跨界直播开启带货首秀。然而,带货频创佳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快手直播一哥辛巴就因“糖水燕窝”事件惨遭滑铁卢。
12月30日,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城市综合体龙湖重庆金沙天街正式开业,这意味着全新的轨交商业模式正式拉开序幕,开创了中国高铁TOD模式的新纪元,也为重庆这座西部重镇、成渝双城经济圈献上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作为城市经济、文化的缩影,人流物流资金的集中地,商圈成为拉动内需消费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能级式”商业聚合力。特别是受疫情黑天鹅冲击的今年,商圈经济再次被放大,扮演着促进消费、缓解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角色。
9月29日,位于上海核心商圈淮海中路的上海广场(开业时间:2020-09、已签约41个品牌),终于完成打围改造,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摩登开张,重新为百年淮海路商业注入新生活力,带来可持续消费提升及商业繁荣驱动。
2015年上海票房超过3千万的影院为29家占当年191家影院的15%,但至2019年票房3千万以上的影院仅剩下19家(剔除服务费仅12家)占当年382家影院的5%(3%)。2015年上海票房前三甲9411万、8369万、7092万,但至去年,各自票房降至5127万、4638万、4549万,可谓腰斩一半。
疫情期间,赢商网不完全统计,广州超30家购物中心及企业启动商户扶优政策,主动减免租金及部分管理费,其中,无论从减租跨度和力度来看,广州天河路商圈时尚天河商业街均刷新了广州乃至全国的免租减租记录。
疫下,对更多的企业同样如此,受伤之后,只能独自运功疗伤,但是能否治好并且继续活下去,要看体质,看前期的基础功扎不扎实。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我国24个省区市仅仅2020年计划投资规模就达到7.6万亿,差不多是08年金融危机“四万亿”的2倍。
周边楼盘多、居住密集的商场人气得到了更快的复苏; 部分商场客流已恢复至七八成。网红餐饮、火锅、轻食、茶饮等,是所有业态中人气复苏最快的;零售复苏相对缓慢,但年轻服饰、鞋履等换季消费正在逐渐回流;娱乐业态除冰场外暂未大范围复工。
中国商业地产随着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商业物业的精耕细作。同时,随着行业融资环境前所未有的收紧,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换挡变速,其中商业地产市场增长的放缓也将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