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获得融资的线下宠物品牌都是主打体验/服务消费,侧面反映了线下宠物门店不再是单纯的零售店铺,更多的是一个“体验中心”。此外,“铲屎官们”对猫猫狗狗们视如己出,进一步拉动了宠物经济,尤其是宠物服务类消费的增长,不难预测宠物殡葬、美容、养护等服务会越来越“吃香”。
戴德梁行广州商业地产部高级助理董事周捷认为,近两年中国零售商业市场风云变幻,究其原因,是消费者正在迭代改变——主流消费群体Z世代(95年出生的年轻人),逐渐取代了过去的70/80后。
星级影院工程条件;大型超市工程条件;型家用电器店工程条件;运动健身(含泳池)工程条件;大型中餐工程条件;大型西餐工程条件
从行业角度来看,抓娃娃机的风口已经褪去,似乎有被盲盒所取代之势。百度指数显示,“抓娃娃机”2017年搜索指数呈现行业高峰,201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走弱。而盲盒的搜索指数在今年年初急急剧增长,远超抓娃娃机。
据赢商大数据预测,2019年年底,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存量将突破4亿㎡大关。市场渐趋饱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项目已陷入“千店一面”的同质化困境,失去对客群的吸引力。
本文按照功能、发展分类划分不同级别的商圈,重点分析购物中心6大业态占比波动与商圈级别之间的关联性,为场所端定位策略和业态布局提供前瞻性借鉴。
2019上半年全国开业购物中心171个,一线城市新增项目21个,二线城市携72个项目稳站“高供应”之首;随着一二线城市商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购物中心业态“分化趋势”愈加明显。对于增长型的业态赛道,不同线级城市的购物中心谁跑得更快?对于不景气的业态领域,机会点在哪?破局的新兴力量如何激活?
近年,零售大震荡、餐饮之争白热化、儿童业态切换消费风口、文体娱扛起体验大旗……购物中心业态此消彼长的能量转换中,潜藏着打开未来消费的钥匙。哪些业态正遇上“加码”好时机?引爆客流的品牌新力军都扎堆在哪条赛道?
近年,小体量购物中心以做“专”为突围策略,将辨识度较高的业态作为主打,塑造个性化商业;而大体量购物中心则以“多”取胜,将传统的业态大饼,细化成多功能的品类板块。对于不同体量区间的项目,业态规划应有何侧重?如何运用新兴品牌的拓展特性,激发项目的业态活力?
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电商的挤压、同行的竞争、新技术新媒体的推波助澜,都使得购物中心的后期运营更加复杂,并倒逼前期设计、定位、招商等更符合市场与消费者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