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项目业态占比变化:零售、生活服务下降,餐饮、跨界集合店增幅明显;中型项目业态占比变化:零售、儿童亲子走低,餐饮、文体娱攀升;大型项目业态占比变化:零售大幅下滑,餐饮、儿童亲子、文体娱、生活服务上升。
从行业角度来看,抓娃娃机的风口已经褪去,似乎有被盲盒所取代之势。百度指数显示,“抓娃娃机”2017年搜索指数呈现行业高峰,201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走弱。而盲盒的搜索指数在今年年初急急剧增长,远超抓娃娃机。
地铁就像城市动脉,连接各个区域,方便市民出行,“一张票,一张网,串联一座城”的轨交模式,潜移默化间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正所谓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面对广州地铁如今日均800万常态化大客流,“沿着地铁开商场”的生意算盘,也在各商业开发商间打得响亮。
双11购物狂欢节余热未褪,2684亿的全天成交额,再次证明了这场购物狂欢的巨大号召力,但双11早已不单是电商的线上狂欢,更在给传统零售商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今年以来,夜经济频繁被提及,成为商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体验商业发展过程中,挖掘夜间消费活力和潜力、创新夜间消费场景正成为商业运营的全新命题。
11月15日上午9时,北京门头沟新城区,一场万众瞩目的开业仪式即将开始。作为区域内最大综合型购物中心,消费者的期待在开业之前就已经不断累加,以至现场人气近乎达到北京近来新开业购物中心的峰值。
据赢商大数据预测,2019年年底,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存量将突破4亿㎡大关。市场渐趋饱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项目已陷入“千店一面”的同质化困境,失去对客群的吸引力。
本文按照功能、发展分类划分不同级别的商圈,重点分析购物中心6大业态占比波动与商圈级别之间的关联性,为场所端定位策略和业态布局提供前瞻性借鉴。
2019上半年全国开业购物中心171个,一线城市新增项目21个,二线城市携72个项目稳站“高供应”之首;随着一二线城市商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购物中心业态“分化趋势”愈加明显。对于增长型的业态赛道,不同线级城市的购物中心谁跑得更快?对于不景气的业态领域,机会点在哪?破局的新兴力量如何激活?
近年,零售大震荡、餐饮之争白热化、儿童业态切换消费风口、文体娱扛起体验大旗……购物中心业态此消彼长的能量转换中,潜藏着打开未来消费的钥匙。哪些业态正遇上“加码”好时机?引爆客流的品牌新力军都扎堆在哪条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