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王健林在年会上高歌《一无所有》,被网友称是“顶级凡尔赛”,“除了钱一无所有”。
8年过去,当初的年会歌声早已消散,如今的王健林虽未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却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艰难前行。
5月26日,一则“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话题将王健林推向舆论中心。
曾经的商业帝国,如今正在以“卖卖卖”的方式收缩战线,连昔日的“心头肉”也不得不进行出售。
豪赌失败
往前追溯,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其实一直在卖资产。
究其原因还是2016年从港股退市后,想要在A股上市并签了对赌协议所致,当时根据万达商业与投资者签署的对赌协议,万达商业需在港股退市后满两年或于2018年8月31日前在内地主板上市。如若失败,万达将要支付高达400亿港币进行股权回购。
但直到2017年,万达仍在A股苦苦排队,再加上海外项目突遭停贷,2019万达的负债一度达到了近3000亿元。
当时,万达文化成为第一个变卖资产降负债的业务板块,旗下13个项目的91%股权,以438亿元卖给了融创,77家酒店以199亿元卖给了富力,万达文化的旅行社业务也转让给同程旅游。
2024年3月,万达商管成功引入太盟投资集团、阿布扎比投资局、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中信资本及ARES等五家战略投资者,获得约600亿元战略注资。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大连万达集团通过旗下莘县融智在2024年3月11日至18日期间,累计减持万达电影2511.77万股,按区间均价计算套现逾3亿元。
此前,王健林还通过“脱手”万达电影控制权,套现资金超过20亿元。
80亿股权被冻结
各种卖卖卖之下,本以为王健林“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没想到的是,王健林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2024年10月,永辉超市起诉大连御锦贸易有限公司,要求支付36.39亿元股权转让尾款及违约金,并追究王健林等担保方的连带责任,总金额达38.59亿元。同月,苏宁易购申请仲裁,要求万达集团支付50.4亿元回购款,并主张万达商管承担连带责任。
今年3月份,万达新增80亿元股权被冻结。爱企查风险信息显示,3月20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增1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80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5年3月18日至2028年3月17日,执行法院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被执行人信息方面,2月25日,大连万达集团被上海金融法院执行超4775万元;2月24日,被甘肃矿区人民法院执行17.1亿元;2月20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7.2亿元。截至目前,大连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75亿元。
王健林“心头肉”背后的隐忧
值得一提的是,万达广场一直被视为王健林的心头肉。
对赌上市失败后,2019年初,他曾表示万达商管是万达的核心企业,“我什么企业都可以放,这个企业不能放”。
万达商管主要就两个项目,一是万达广场,二是酒店业务。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99.26亿元,同比增长2.83%,上半年同比增长5.5%,净利润97.7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0.57亿元下滑11.55%。
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164.4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03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亿元。
从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万达商管毛利率65.62%。其中,最核心的占总收入比重90.87%的投资物业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243.99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从69.4%提升到71.37%;
而酒店运营营业收入从7.89亿元下跌至5.98亿元,毛利率跌至36.32%。
因此,从业绩数据上来看,万达的业绩还是不错。
不过,万达商管一直在加大“借钱”的力度,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短期借款38.9亿元,上年同期为13.39亿元,同比增长190.47%;长期借款1064.61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了130.57亿元,同比增长近14%。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万达商管账上最大的资产是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为了减轻资金端的压力,出售资产成为一个最直接的途径。
不仅如此,万达广场的经营压力也逐渐显现。据据万达集团官网显示,2021年五一黄金周5天时间,全国369座万达广场累计客流1.4亿人次,累计销售总额111亿元。
而今年,万达在宣传口径中称,超1.3亿人次来到万达广场享受美好生活,累计销售超60亿。超200座万达广场五一期间到访客流超3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超10%。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513座万达广场。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五天假期,比2021年多了上百座万达广场的情况下,2025年去万达的客流量少了近千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