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地方标准《产业园区运营规范》,聚焦行业共性问题、立足产业园区现实发展需求,从“基础条件、运营服务、数智化、绿色低碳”等多个维度提出明确要求,重点推动园区从传统物业管理向全链条产业服务升级。通过探索建立“五星级”第三方评估体系,科学评价园区运营水平,引导园区提升服务能级,增强企业创新支撑能力。
(1)否决项
若园区存在空间改变规划用途、近两年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违法违规事件(如黄赌毒、集体上访等),将直接取消评估资格。
(2)基础条件(21分)
涵盖产业定位、规划设计、入园条件等通用要求(6分),运营机构的专业能力与团队配置(7分),空间管理(6分)及商业化运营(2分)。例如,要求运营团队负责人具备同类园区运营经验,空间需提供功能分布图及管理制度。
(3)运营服务(60分)
作为评估核心,重点包括:
物业服务(26分):占比近半,涉及安全管理(如24小时巡检、消防设施维护)、工程维护、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及环境管养(垃圾分类、污染治理);
企业服务(9分):覆盖市场对接、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等全链条支持;
此外,还包括招商服务(5分)、创业培育(4分)、公共服务(4分)及品牌建设(4分)等维度。
(4)数智化(8分)
要求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监控与分析,推动公共数据开发、人工智能等创新场景应用,并强化数据开放与安全保护。
(5)绿色低碳(7分)
聚焦节能设备应用、能源计量管理(需符合GB 17167标准)、雨水回收等绿色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分类处理,较征求意见稿分值有所增加。
(6)评价与改进(4分)
要求每年开展内部评价(含顾客满意度调查),基于“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持续优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