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幸咖啡更新了IPO招股书,计划于5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瑞幸将发行3000万股ADS,代码为LK,发行区间为15-17美元,承销商可以选择在IPO 30天内认购额外的450万股ADS,预计筹资额在4.5-5.9亿美元之间。
尽管募集资金远超外界此前预计的1亿美元,然而,这些资金似乎只是有助于瑞幸咖啡多活一会儿,很难改变其行将没落的宿命。
18个月亏掉22亿元
2018年1月才正式开展业务的瑞幸咖啡仅十个月就拿到了大约4.5亿美元的融资,金主覆盖了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贝莱德等知名投资机构,估值也一路攀升,在最新一轮融资后,瑞幸咖啡投后估值已达29亿美元。在资本的助推下,其掌门人钱治亚将互联网的烧钱模式引入快消领域,凭借大手笔补贴、明星代言等策略在国内咖啡零售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不到1年半时间,瑞幸咖啡就完成了从第一家门店落地到开出覆盖全国28个城市2370家直营店的宏大布局,截至2019年3月31日,累计交易客户数达1687万人次。2018全年,瑞幸咖啡售出了9000万件商品。到4月中旬,瑞幸咖啡入驻城市已达40个。就开店数量来说,瑞幸咖啡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咖啡零售商。
2019年初,钱治亚放出豪言:在新的一年,小蓝杯计划新增2500家门店,年底门店数量突破4500家,一举超过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星巴克。不过,这些光鲜的背后却是极其尴尬的现实。
成长的烦恼不期而至
招股书显示,2018年,瑞幸咖啡营收8.41亿元,净亏损16.19亿元,成立18个月,累计亏损高达22.27亿元,平均月亏1.23亿元。
钱治亚更大的挑战则在于,瑞幸咖啡成长的烦恼已经提前到来。截至3月底,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较三个月前增长了14.3%,今年第1季度营收只有3.61亿元,与2018年Q4的3.47亿元也几乎没有增长,月均销售额则出现了7.4%的下降,同期消费者交易人次4342万,远远低于2018年Q4的6545.2万,暴跌幅度超30%,实际售出的商品数量也出现明显下滑。
创业不到两年,瑞幸咖啡的投入与产出已不成比例,这意味着小蓝杯很快就会遭遇天花板,即使靠扩张门店数量,也难以保证增长率,无疑将大大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在将国内最活跃的咖啡消费者打尽之后,瑞幸咖啡未来在维持高增长上或许将会更加艰难。
2019年将成分水岭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账上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为11.59亿元,加上贝莱德新投入的1.5亿美元,瑞幸咖啡拥有的全部资金约21.67亿元,刨去需要在一年内支付的8.12亿元租金、装修、银行贷款、设备采购等短期债务已所剩无几。
照过去两个季度的烧钱速度,瑞幸咖啡只能坚持10个月左右,事实上,随着门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台烧钱机器的胃口将会大大增长。
通过上市,瑞幸咖啡虽然可以增加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是,如果找不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再多的投入也只是暂时帮助钱治亚获得一点续命机会。一旦瑞幸咖啡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快就会成为资本市场的弃子。这在蔚来汽车等身上已经得到了反复验证。
2019年将是瑞幸咖啡发展历程中的一道分水岭,如果钱治亚在今年底仍然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许瑞幸咖啡就成功了一半,否则将就此打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