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卖场”到“小业态”,从“大而全”到“小而美”,从一站式购物到便携式购物,超市的主营模式在不断变化。信息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连锁超市宣布,今年将加速小业态模式布局,以应对社区商业带来的商机。有分析人士指出,小业态模式在零售业态更为丰富的前提下迅速成长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抛弃原有的大卖场模式,未来企业的重心会越来越注重匹配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好。
商超巨头纷纷发力
目标瞄向小业态超市
“2019年物美计划新开260家门店,其中160家都是小业态门店”。在2019物美供应商年会上,物美集团COO许少川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说。
简而言之,小业态门店在卖场面积、商品种类都比大卖场少,但奉行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概念,可满足社区的需求。记者注意到,集中火力瞄准小业态门店这块蛋糕的远不只有物美超市。日前,永辉超市也表示今年将加快小业态门店的探索步伐,目前永辉超市的迷你店已经在福州、成都、重庆等地试点。据了解,永超迷你店由从永辉超市剥离的永辉云创负责落地,主打便利加生鲜。
除此之外,沃尔玛谋划已久的小业态智能超市“惠选”去年也于深圳落地,并在去年年底进驻了广州天河区东莞庄路。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惠选”的营业面积约为传统大型商超面积的十分之一,从传统大型商超数以万计的商品中挑选出6500多种,调整商品陈列,将冷藏蔬菜、生鲜水果或速冻食品类,前置在门店最显著的区域,这是沃尔玛在业态创新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将有更有惠选门店相继亮相。
华润万家则推出全新品牌“万家MART”,营业面积压缩近一半;百佳方面,定位为缩小版的百佳超市的小业态社区店,门店面积大约在300-500平方米左右,围绕社区周边、地铁出入口等商圈选址。记者还注意到,除了小型的超市,便利店也是超市在小业态模式布局的着重点。在去年10月,物美超市就收购了邻家便利店160家门店发力小业态。
为应对消费行为变化
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
从“大卖场”到“小业态”,从“大而全”到“小而美”,从一站式购物到便携式购物,超市的发展模式在不断更新迭代,而如今为何会押注于小业态模式?
保利若比邻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到:“保利若比邻的运营店型包括便利店、社区商业中心、社区超市,每一种模式都是若比邻一个重点的分支,再者保利做社区商业已经好多年,也会更多关注适合社区商业的店型,而“若比邻MiniMart”就属于小业态门店的其中一种。沃尔玛中国惠选超市副总裁布盛年则表示,“沃尔玛深谙新都市人群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便捷、高效的需求。‘惠选’业态根植于社区,通过提供品类齐全的商品,配备数字化智能设施,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全渠道服务,更精准的服务于社区顾客的日常所需。”
对此,分析人士则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实体零售的竞争日渐加剧,大卖场已远不如以往吃香,企业需要寻求一些新的方式来寻求增长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小业态门店在选址方面要求没有大卖场高,购物中心也更乐衷于挑选小业态的超市进驻。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谈到:“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的创新与升级。由于大卖场已不如以往吃香,商超巨头们除了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小业态门店是另一个自救途径,但供应链与采购体系的完善是小业态门店和社区超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再者,人们购物思维及购物的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商家除了解决供应链的关键问题与完善采购体系,未来的重心也会越来越注重匹配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好。”
一位从事多年商业投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往超市走大卖场的道路,主要是想以大而全的模式吸引消费者,但随着消费行为的变化,消费者对这些追求大面积和商品齐全的业态的需求不断下降,消费者更愿意在楼下的便利店小超市解决消费需求,大卖场高速扩张的势头已不再,高增长、低成本时代一去不复返,粗放式的经营进入了一个阶段的淘汰期,业绩下滑已是常事。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打造新的模式去适应消费环境。但尽管小业态已经成为零售商都在觊觎的一块奶酪,市场上还没出现在超市小业态门店这块的绝对话语者。”
“大小”模式各有市场
无法完全取代大超市
当下小业态门店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了超市的一大增长点,未来是否会完全取代大卖场?对此,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认为可能性不大。
黄文杰说:“每家超市面对的客群都有差异,消费特点也不一样。以前超市经营讲究规模效益,现在都在争着提供精准服务。无论是大卖场还是小业态,都有其相对应的客群,不可能完全被取代,这就好比超市和便利店,都有各自的消费群体一样。”记者也曾就“未来是否会不开设大卖场”采访过沃尔玛,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卖场是企业收益重要的一部分,各有各的市场,不会因为重点发力小业态超市就不开大卖场了。”
朱丹蓬也认为,超市“大小”模式各有市场,客群或许些许有些重合,但并不会完全一致。再者,连锁超市集中火力加码小业态门店不太可能成为拯救整个企业的路径,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有效的业态补充。他说:“做大卖场做的好并不意味着也能经营好“小店”,“小店”对供应链的要求要比大卖场的要求还要高。”
资深零售业观察人士、灵兽传媒创始人兼CEO陈岳峰表示,小业态绝非仅限于单一业态的拓展,多个小业态可组合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市、商业街、卖场、购物中心甚至其他的场景,它可千变万化,在时刻进化。但无论是小业态门店还是组合业态门店,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消费体验的升级才是市场所需的,商业需要新思维、新模式和先进的技术,以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企业或者门店才有赢取未来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