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里,饿了么因虚假价格诱骗交易被罚50万;湖畔大学回应改名;中式雪糕品牌钟薛高完成2亿A轮融资;叮咚买菜密集注册新公司;4月全国餐饮收入3377亿,同比增46.4%......
低价倾销,是企业为了抢夺市场、击败竞争对手的惯用手段。据《棱镜》此前报道,在义乌某快递网点,目前一次发3000-5000票、均重100克以下的价格,百世是1.3元,圆通1.2元,申通1.35元,而极兔还能甚至做到低于1元/单。
3月4日,日本零售巨头迅销集团周四宣布,其在日本的优衣库(需求面积:1800-2000平方米)和GU门店将降价约9%,原因是其意识到“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很多顾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消息刚出时,百世集团股价盘前一度飙升30%,但在百世集团辟谣后,其股价涨幅在8%左右。在快递行业激烈的价格战下,百世快递陷“卖身”风波。
近日,运动品牌耐克旗下售鞋AppSNKRS“崩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
互联网平台得意的算法大数据反而成为了羁绊。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的“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上,中消协表示包括平台采用算法限制交易在内的诸多问题,已经侵害了消费者权益。目前,网络领域涉及消费者权益的算法应用问题主要出现在推荐、价格、评价、排名算法等方面。
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依法对天猫、京东、唯品会三家企业开展自营业务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于2020年12月24日依据《价格法》第四十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作出处罚决定,对上述三家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今年支付宝双12大促的主旋律,属于麦当劳(需求面积:200-350平方米)、肯德基(需求面积:240-300平方米)、汉堡王三家洋快餐品牌。
12月30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针对“双十一”前后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网购先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
一扇“性价比”之门被瑞幸撬开,曾经的动辄3、40元的咖啡,在中国消费者面前改变了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