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与免税店的初次相遇,还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197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旅游服务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免税品销售业务,同年,中国第一家免税店对外营业,这也标志着中国免税业的诞生。
京东在贺信中表示,疫情三年来京东新增了28万的员工,如今公司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54万,54万员工的背后就是54万个家庭的生计。京东表示,让为企业打拼的员工过上更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优于商业的成功,公司将持续提升所有物流、客服等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保障,公司即便是短期内承受一些成本上的压力,只要条件允许,就要给他们最好的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
全面放开前,疫情的反复让全球经济都面临着沉重的打击,对实体商业零售的冲击更是不言而喻,实体商业可能随时因意外的疫情反复而中断经营。面对越来越多的“闭店潮”,自救是商业最好的出路。2023年,实体商业该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本文从如下几点为你分析。
2023年已如期到来,疫情下的这几年零售行业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转型升级,试水新业态,也有的亏损闭店,并购调整。于是商业开始深入洞察未来商业模式的逻辑,试图打造出一套独一无二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但众所周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商业要在初期搞清楚自己要做的是爆火一时的网红项目,还是能够传承下去的一种创新模式
苦熬了整整三年,广州的“解封”传递出来了一个确定的信号:疫情的有序放开就在眼前,餐饮的曙光就在眼前。城市的烟火气要回来了,正常的生活也快要回来了!餐饮业触底反弹的时机到来了!
今日,雅彩盛解散的消息在行业圈里传开。先是雅彩盛的多名员工发文写道“江湖再见”“4年多完结,接下来新的篇章”,告别公司,配图中办公区空无一人。随后,也有业内人士发布了雅彩盛公司内部的照片,桌上空无一物,难以寻觅员工身影。
受疫情影响,亏损是上市服饰企业上半年的常态。在近期披露的诸家财报中,朗姿股份净利润同比减少90.09%、慕尚集团纯利同比减少约90%、美邦预计上半年亏损至少为6亿元、达芙妮上半年内集团净利润将大跌50%~70%
盲人推拿是盲人最常见的职业,在疫情冲击下,上海的盲人推拿店面临着怎么样的困难?钛媒体影像《在线》第125期,我们找到了几个在上海经营盲人推拿店的盲人朋友,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
日前,太古地产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营运数据。公告显示,截至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太古地产位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零售物业,销售额全部下跌(上海前滩太古里于2021年9月开业,无对比数据)。
自2022年8月6日凌晨6时起,三亚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三亚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暂停城市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