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发布2022业绩,财报显示,期内屈臣氏中国区营收175.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4.69亿元),同比下降23%。值得关注的是,屈臣氏整体仍保持盈利状态,录得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59亿元)。
-
可以预见,被延后的刚需、换房需求,预计上半年释放完毕。政策继续利好,而房价还在高位,楼市又回到了改善主导的局面。疫情这三年,高收人群并未受多大冲击,因此改善型需求一致比较旺盛,各大城市中心区改善盘比较热销,在售库存也比较少。顺应需求,去年以来热点城市土地出让,基本上都在中心区,也基本都是低密度的改善盘,或豪宅盘。
-
或许如欧莱雅、资生堂一样大集团,可以凭借“家底”,在寒风阵阵的市场中熬一熬,而不少类似伊芙美一样的平价彩妆品牌,选择撤出中国。
2022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整体消费市场疲软,美妆品牌也明显收缩。
公告称,海伦司预期2022年营收介乎15.49亿元-15.89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13%-16%;实现净亏损介乎13.13亿元-16.73亿元之间,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2.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将介乎约2.09亿元-2.70亿元的范围内,2021年度经调整净利润则为1亿元。
-
是否区别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健身回归的速度也有所区别。GymSquare对此咨询了3位不同健身方式下资深的从业者。对比了普拉提、传统健身房和私教工作室的健身客流回归速度。
-
深圳国际预期将于2022年度录得股东应占盈利介乎约9亿港元至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9%至75%。
-
从过去6年的实际开业情况看,开业率一路走低,从疫情第一年开始,连续三年开业率低于五成。不过,2023年拟开业数量、体量约为2022年实际开业量的1.6倍,若开业能如期推进,全年增量仍然可期。(详情请阅读:同比减少近200个!2022年全国仅开业366个新mall)
自从品牌出现颓势之后,周黑鸭、绝味、煌上煌就开始了品牌自救之路。以周黑鸭为例,2019年,周黑鸭由直营转为了加盟,在产品上更是采用了多元化战略,除了鸭及鸭副产品外,又推出了素菜、水产品、鸡副等产品。
-
虽然疫情管控放开了,但自我防护仍不能放松!在你和家人逛街、扫货的同时,请别忽略身边的物业人。商场物业人为了守护顾客的健康在春节假期扔坚守一线,他们付出了很多。看到他们的时候,请为他们点个赞
-
1月20日,香港破产管理署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个人破产申请6920宗,按年减少3.85%;强制公司清盘申请481宗,按年减少12宗或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