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推出概念起,盒马菜市就一直颇受业内瞩目。作为盒马鲜生CEO侯毅提到的四个新业态之一,定义为“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式电商”的盒马菜市要怎么卖菜成为大家关心的重点。在3月开出上海首店后,北京首店也悄然开业。近日,中国商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盒马菜市红莲店,看看它和盒马鲜生有何不同。
旧店改造
和上海的盒马菜市不同,北京的首家盒马菜市是将原本已闭店的盒马鲜生红莲店改造而成的,因此,这家门店也保留了更多盒马鲜生的特色。
与盒马鲜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家盒马菜市增加了一些散装蔬果区域,且生鲜区出现了“大红门冷鲜肉”的散装现切生肉,粮油区也有了散称的五谷杂粮,和原本就有的盒装净菜净肉等产品一起售卖,显得“接地气”了不少。与此同时,记者在红莲店看到,原本的盒马鲜生特色也并没有消失,餐饮休息区、海鲜区等区域仍在,只是面积并不大;门店还是使用盒马鲜生App付款结账,并且依然可以在上面下单让盒马鲜生配送。
不过,尽管开放式的散装蔬果区让盒马菜市有了更多的“烟火气”,但记者在店里却发现,散装蔬果并没有特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主打平价的散装蔬果区,主要产品就是日常蔬果如青椒、土豆、草莓、苹果、葡萄等,每样蔬果上面都有吊牌标注品名、产地和价格,据记者观察,这些蔬果大多数的产地来自于河北、山东和北京。与盒马的自有品牌“日日鲜”相比,散装蔬果区域的商品确实有价格上的优势,但有限的品类也让消费者难以选择。“我主要还是在日日鲜这边买”,有消费者对记者说,“散装这边品种太少了,没什么可买的”。
侯毅今年提出了四个新业态,即盒马 f2、盒马菜市、盒马 mini 和盒马小站,作为其中之一,盒马菜市饱受业内瞩目。继当年盒马鲜生引进餐饮业态后,盒马菜市将菜市场引入其中也成为一个亮点。但实际上,北京的这家盒马菜市并不太像一个菜市场,更多的像是一个传统生活超市。
记者随机探访了一家永辉超市,里面除了没有餐饮区,蔬果、鲜肉、生鲜、粮油、休闲食品等区域构成和盒马菜市红莲店很像。当记者询问盒马菜市里的消费者时,他们对于盒马菜市的定义也不是“菜市场”,而是“超市”。对于才刚起步的盒马菜市而言,给消费者这样的印象和其宣称的“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式电商”还是有些距离。
业态调整进行时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8中国连锁百强》和《2018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百强》榜单。据统计,2018年中国快消品连锁百强销售额合计10865.67亿元。其中盒马鲜生以140亿元年销售额和149家门店数量位居2018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百强第18位。而截至发稿日,盒马鲜生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了150家。
这样的成绩并不代表着盒马鲜生已经是个成熟的业态。在不断开店的同时,盒马也在不断反思。在近期开设的内部大会上,侯毅提出盒马存在的问题,例如“大海鲜还性感吗?”“包装食品是否具有竞争力” “创新是否足够” “盒马鲜生是不是最佳的商业模式?” “线上的物流成本能不能覆盖掉?”。这些反思虽然并不意味着盒马推翻了原有的业态,但也表现出盒马在业态、商品品类上的不断调整和尝新。
在商品结构的调整上,以盒马鲜生首家门店开业时颇受关注的“大海鲜”为例,虽然这曾经是盒马鲜生与其他大卖场不同的主要区别之一,但如今的盒马鲜生已经不再将“大海鲜”作为主力商品,并且出现了小龙虾这种更“接地气”的商品。此外,过去的盒马鲜生曾在全国各地的门店都复制了一样的商品结构,如今也根据地区特色增添了当地的特色商品和老字号,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网红商品”。
在业态方面,盒马则将门店越开越小。从当初400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到如今的1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店,盒马在追求更高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在四个新业态中,除了1000—2000平方米的盒马菜市,盒马小站相当于前置仓,只有300平方米左右;盒马 mini 选址定位在郊区和城镇,甚至是县市,面积在500平米左右;盒马F2定位办公楼商圈,类似于便利店,约800平方米左右。这样的门店规划也是盒马反思后的结果。
过去,盒马鲜生的门店主要是4000平方米左右,这样的门店大小在选址方面就有很多限制,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硬软件都能符合的场所并不多,也使得盒马很难做到比较高的覆盖率。目前,盒马鲜生在全国已经开出的150家门店还远远不够,想要高密度覆盖社区,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门店越开越小,以形成更密集的门店网络,覆盖更多的人群。此外,小店也能帮助顾客恢复到店的习惯,从而降低盒马高昂的物流成本。据记者了解,目前的盒马鲜生大多数门店都是线上订单占据了主要优势,约占整体订单的60%左右,这也使得很多盒马鲜生的门店里人流并不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盒马目前的新业态试水,想要成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盒马菜市为例,它想将菜市场引入卖场,但它的菜市场仍然和卖场是一体的,而普通的菜市场则只是一个交易场所,诸多小商贩才是最小的经营单位,和盒马菜市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盒马菜市在线上线下都面临诸多“卖菜”同行的竞争压力。一方面,线下卖菜的除了普通大卖场,越来越多的社区店、便利店等小业态都加上了卖菜业务,另一方面,美团买菜、叮咚买菜等线上卖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不容小觑,可以说,盒马能打磨模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