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将对中国购物中心、商场的招商运营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并抓住机遇,购物中心、商场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同时积极调整招商策略、优化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工作以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本文拟用日本和国内购物中心相对稳定的经营数据,从人口、消费、占比、坪效、数量和规模等方面做一个对比,会带给你一些有趣的发现,从发展的机遇和路径到所面对的清晰挑战,有的非常发人深省。
-
每年总会有项目值得记忆:或成为区域甚至全国新热点、或打破某项纪录、或是某商管品牌发展的里程碑、或为行业作出新的探索带来新启发。
2020年中国购物中心年度发展报告
相比中国的电商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日本显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较繁华的商业区像大阪城、心斋桥、难波、天神桥、梅田等,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说购物天堂-东京了。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商业能抵挡得住电商经济的冲击呢?
在全国商业多元化发展下,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购物中心承载的功能更加丰富,以往单纯的购买需求已经转向场景、体验、社交。
《报告》从2019年零售行业现状、商场开关店情况、业绩以及2020年拓展计划、行业趋势等多个角度切入,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勾勒2020年购物中心行业的拓展图,供行业参考,本文节选了其中部分内容(获取完整报告请扫描底部二维码)。
1月30日,SM中国宣布将通过福建省红十字会组织捐款500万元人民币,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
本文按照功能、发展分类划分不同级别的商圈,重点分析购物中心6大业态占比波动与商圈级别之间的关联性,为场所端定位策略和业态布局提供前瞻性借鉴。
2019上半年全国开业购物中心171个,一线城市新增项目21个,二线城市携72个项目稳站“高供应”之首;随着一二线城市商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购物中心业态“分化趋势”愈加明显。对于增长型的业态赛道,不同线级城市的购物中心谁跑得更快?对于不景气的业态领域,机会点在哪?破局的新兴力量如何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