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46.1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41.63亿元,同比下滑3.3%;实现净利润4.76亿元,同比下降44.3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5.74亿元,同比下滑42.74%。
-
2022年,呷哺呷哺新开设86家门店,包括41家呷哺呷哺餐厅、44家湊湊餐厅及1家趁烧餐厅。与此同时,呷哺呷哺于2022年关闭了84家门店,包括81家呷哺呷哺餐厅及3家湊湊餐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呷哺呷哺共拥有1026家门店,包括801间呷哺呷哺餐厅、224间湊湊餐厅和1家趁烧餐厅。
3月23日,卫龙发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业绩一反常态,出现了多个首次——销量首次下滑,全年少卖4万吨辣条;营收和净利润首次下跌,营收同比下降3.5%至46.3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1.7%至1.51亿元。
2022年财政年度,宝尊电商总净营收为人民币84亿元,按年减少10.6%。其中服务营收为人民币57.56亿元,按年增加4.2%。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330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00万元。经营利润率为0.4%,2021年财政年度为0.1%。
-
财报显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46%。全年营收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39%。
交出一份营收、利润双双大幅增长的答卷,拼多多的股价却上演逆转。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一度跌超16%,从92美元每股一路降到最低75美元每股,折合人民币总市值蒸发了1100亿。
-
3月20日,保利发展披露2023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3月16日,保利发展成功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期债券简称“23保利发展CP002”,发行总额为25亿元,期限为270日,发行利率为2.26%。
-
公告还显示,于2022年度,天安中国银行存款约5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发展物业及投资物业账面总值分别约3650万港元、38.9亿港元及111.78亿万港元已作抵押,以便为天安中国取得银行信贷及为发展项目的公用服务供应商及政府机关提供担保。
瑞幸很有危机感,一是不断加码研发,瑞幸在2022年的推新速度远高于星巴克,二是继续加码营销力度,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瑞幸咖啡销售和营销费用较2021年大幅增加75.7%至1.73亿元,销售费率从2021年同期的4.1%上涨到了4.7%。
相比瑞幸在一二线城市强攻,蜜雪冰城系的"茶饮帝国"盘踞在三四线城市;近日聚焦于现制饮品配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茶饮供应商德馨食品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于去年上半年已超越星巴克中国和瑞幸,成为第一大客户。此外,相对星巴克,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仅仅10元一杯。
2023年2月2日,苹果发布了2022自然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数据。数据中,苹果罕见地出现了增长疲态——营收、毛利润、净利润统统下滑。其中,本季度苹果总营收1171.5亿美元,同比下降5.5%,是自2019年以来4年首次营收下滑;毛利润503.3亿美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300亿美元,同比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