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零点,天猫官方公布双11数据,2021天猫双11总交易额为5403亿,较2020年天猫双11的4982亿元同比增长8.45%,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点,有698个中小商家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有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互联网舆论讨伐大公司社区团购抢夺小菜贩生意的高潮期间,有个观点非常洗脑不明真相的群众:大公司先用补贴挤走小菜饭,意图垄断卖菜生意之后再涨价。
有一种味道叫老长沙,有一种邻居叫东塘里,步步高东塘里始于东塘,不忘初心、老店新生,蜕变升级后的东塘邻里中心将持续为附近居民提供“一站式”“多功能”生活配套、社交场所,解决“家门口”消费刚性需求,积极探索邻里商业发展的新方向。
卖菜这件事似乎一夜之间在全国各地爆火,引得京东、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竞折腰,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盒马,为了更好的卖菜,也愿意放下身段,和商贩们打成一片。
上海是生鲜最好的消费市场,也可能是最好的创业城市。生鲜巨头对上海市场的角逐成败,关乎未来占领全国市场的布局。
12月6日消息,《电商报》获悉,今日,苏宁菜场上海生鲜加工中心正式开仓。仪式现场,苏宁易购华东二区执行副总裁徐海澜宣布,苏宁菜场将在明年一季度扩展到包括迪亚天天在内的上海全社区型门店。
仪式现场,苏宁易购华东二区执行副总裁徐海澜宣布,苏宁菜场将在20年1季度扩展到包括迪亚天天在内的上海全社区型门店,肉禽蛋、水产、蔬菜、水果4大商品类目也将提升至1000个SKU。
12月3日消息,《电商报》获悉,苏宁菜场上线半年多时间以来,先后布局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城市,并凭借已开苏宁小店(需求面积:80-200平方米、已进驻16家购物中心、今年计划开1000家)的点位优势,累计拓展门店已经达到了350家。
苏宁菜场采取的是次日门店自提的预定销售模式,从周边原产地摘采发货,运输到加工中心后进行分拣包装后,再冷链运输到店,将菜场商品按序陈列在冷柜货架上。在进军一线城市前,苏宁菜场还把生鲜SKU扩充至近300个,新增干调类、鲜花、快捷菜等品类,以匹配一线城市用户的消费需求。
11月21日消息,在入驻上海2周后,苏宁菜场上线第二批门店,新增嘉年别墅、东兰雅苑等中高档小区点位,其覆盖门店数量也达到20家,包括静安区、普陀区、闵行区和嘉定区四大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