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及未来,能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消费者在家里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
一场全国的疫情,给无数中国企业带来困难:企业迟迟不能开工,造成很多线下商业歇业。
2月6日,一电商平台推出就业共享平台,招募万名餐饮员工临时送外卖。当日,其新零售平台就吸纳了包括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在内的21家餐饮企业的1200余员工加入临时用工队伍。
近日,大空头浑水再度在推特上公布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报告,不过这次的报告不再是匿名报告。
转眼2020年立春已过,可还记否城市中那一抹明黄色?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ofo现在是怎样呢?两年前排队退押金的人,现在又排到哪里了呢?
众多普普通通的零售人依然在坚守岗位,他们是戴着口罩却依然在微笑服务的收银员,他们是凌晨四点就打开通道收取当日蔬菜水果的收货员,他们是认真擦拭清洁消毒每一个购物车的保洁员,他们是从库房一路小跑拉着拖车不断补货的理货员,他们是及时送货到家的快递员……他们很多都是默默无闻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员工。
有人质疑,疫情期间正是做大外卖业务的时机,大企业不要在这时哭穷。贾国龙透露了一个数据,正常情况下西贝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2000万,如今每天的外卖额只能达到正常水平的10%,“这是杯水车薪。”
“在家办公的你,今天洗头了吗?”一句调侃语,成为了当代职场人的真实写照。
通报显示,2月1日,一女子在贵阳不戴口罩硬闯亨特商场还殴打工作人员,南明公安分局接警后,将当事双方带回大南门派出所进行调查处理。
购物中心行业本轮出现集体减免租的行情,但购物中心是一个低净利润的行业。大部分购物中心免租那么几天,就已经担心全年会不会亏损。用房地产开发商的话说,每年租金收入连利息都不够。品牌商最终还是要回到自身行业进行上下游链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