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嗅觉经济、微醺经济、睡眠经济三个消费市场里均带有明显的轻解压元素,香氛+情绪、微醺+情绪、酣眠+情绪的场景里均有热卖产品。
-
2020年,言几又陆续关闭了成都凯德天府店、宁波印象城店;2021年,言几又相继退出广州、厦门、西安等地;2022年,言几又全线退出北京、杭州等地;2023年,言几又在上海的最后一家门店“暂停营业”。
-
春节假期期间,北京各大商场商圈消费复苏显著。据北京市商务局1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大兴机场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西红门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99.5%、45.1%、31%。1月28日,记者从北京多家商场了解到,春节假期期间商场客流销售双增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流效果明显,餐饮业态成为销售增长的“主力军”。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关注度,一方面源自开业的声势,另一方面,即核心在于“轻奢与水疗”这一新奇结合。在大众心智中,水疗业态虽与品质生活相关联,但与“奢”还是存在较大距离的。那么问题来了:
只要有个“能带来充足人气与较高滞留时长的核心业态”,是否都可以如此?以核心业态作为引擎,充分获客,同时借此延展、摊开,最终形成生态,从而摊薄主营业务成本,形成更强护城河…...你将水疗换成“健身”难道不行吗?这不就是“延展式商业综合体”吗?因为“人”是商业之本,有了人,有了需求,就有了一切。
合肥百货大楼集团目前的主营业务为零售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大类主业。零售业包括百货、家电、超市连锁、电子商务等细分业态,百货、家电、超市三业态共有244家实体经营门店。
王卫认为,零售没有所谓的轮回,只有滚滚向前,零售企业一定要在这种大势下,找到自己业态的变革点。未来中国零售的主力业态一定是专业业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居住形式发生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选择在购物中心开设门店,成为新开商业标配业态。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等一众新能源车品牌占据了各大热门购物中心一楼。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开店选址、未来发展等方面又有了哪些变化和新趋势。
据监测,2021年全国2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18.2%至9.0%;但相比疫前的6.1%的较低水平,仍有差距。其中,满铺出租的商场数量与2020年持平,为101家;出租率超过95%商场占比约46.3%,同比增加21.7%;同时,约3成商场空置率超过10%。
疫情,不仅关乎人类健康与医学,也是对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的全盘考验。在灾难面前,个体的力量终究是微弱的,倾听各方声音,报团取暖,才能共克时艰、转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