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个探测仪,测出了企业经营的健康系数、抗风险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凝聚力,也测出了企业主进取心和自我革命能力强弱。逆境之下,大多数品牌选择关店止损,但也不乏迎难而上者,仍坚持推行积极的扩张计划。
疫下,对更多的企业同样如此,受伤之后,只能独自运功疗伤,但是能否治好并且继续活下去,要看体质,看前期的基础功扎不扎实。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我国24个省区市仅仅2020年计划投资规模就达到7.6万亿,差不多是08年金融危机“四万亿”的2倍。
据赢商网于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拟开业购物中心874家,新增商业体量月7923万㎡。中城研究院报告显示,2013-2019年全国购物中心开业率已连续下降,受疫情短期影响,预计2020上半年开业率将呈断崖式下跌(2019上半年开业率为52.2%)。
2020年全国拟开业购物中心874个,对比2019年拟开业量,总体降幅11%。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让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品牌商陷入焦虑:一方面,是疫情威胁与政策管控下,场所端客流断崖式下滑以及经营者现金流短缺;另一方面,是存量竞争时代下,新增供应量与疫情蔓延的双重搅局,使各城无法评估商业应对策略。
2月份疫情正式进入高发期,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严谨的防控措施,令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客流陷入“苦战”。随着确诊人数达至峰值,疫情在月中出现了下降拐点,部分地区商业复苏迹象逐步浮现,“补偿性消费”的机会窗口正在悄然打开……
中国商业地产随着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商业物业的精耕细作。同时,随着行业融资环境前所未有的收紧,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换挡变速,其中商业地产市场增长的放缓也将无可避免。
创立至今十年,捞王始终以稳健的步调发展,从街边店到购物中心店,在用品质不断“圈粉”的同时,自带流量的捞王也越来越受到各大购物中心的青睐。
战“疫”胜利在望,消费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本次疫情虽然在短期内打压国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冲击线下实体商业业绩,但从中长期来看,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使疫情过后消费出现明显回弹。
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在全国21个典型城市购物中心(商业面积≥5万m2)门店分布,尝试探究在其不同打法背后,三个新零售超市典型品牌在商圈、购物中心选址偏好上各有什么异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改变了商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关系,人们的日常活动从“集中式消费”转向“分散式就近消费”,提供便利购物和即时服务的社区型购物中心扛起了“民生重任”,价值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