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虽然黑天鹅事件为商业零售和地产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不管是国内商业还是国际商业都展示出了极强的韧性,在重重挑战中锲而不舍地进行商业创新。本篇选了10个国外近年来新开业的商场,让我们一起观察下国外新商业的发展思路,感受下更多元化的商业景象,也看看有没有国内商业可以借鉴的灵感。
-
2023年1月全国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22个(不含港澳台,不含专业市场、家居商场、酒店及写字楼、纯商业街区,商业建筑面积≥2万方),同比下滑29%。新增商业建筑面积186.85万方,同比去年减少87.57万方;平均单体建筑面积8.49万方。
8月5日,大中华区首家搭载依视路视光中心的亮视点(LensCrafters)门店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焕新开业。这是亮视点和依视路的母公司——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在该地区的最新重要布局,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眼健康需求。
8月20日,经过近一年升级改造的华通广场将以全新面貌对外亮相。据悉,该项目原定于8月13日开幕,后因疫情影响而延迟一周开业。
中国商业正以循新之力量,借不循常之巧劲,蓬勃发展。「第16届中国商业地产节」特别策划——“这,就是中国商业”之《向上的力量》,从开发商、购物中心、品牌商等实体商业2020年的触底、破局、进化,我们窥见了中国商业强大的韧性、活力和向上的力量。
“中庭设计”是购物中心差异化的特色空间,也是点睛之笔。吾悦广场在全国不同的项目中,中庭设计都因地制宜,打造在地特色,做成网红打卡空间。
中国商业地产整体已进入调整升级和高度竞争期,在扩规模和补短板的策略下,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强者恒强”趋势愈加明显:一方面是“规模为王”,加大布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优质商业项目,提升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是“城市更新”,聚焦一线城市存量优质项目,精耕细作,拓宽自身护城河。
2019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1亿元,从成都各大购物中心业绩整体成上涨的趋势来看,虽然今年商业体竞争仍在加剧,但四川的商业潜力依然很大。伴随着购物中心不断的开业,新鲜业态与品牌的入驻,2019年12月,四川即将迎来本年度购物中心最后一波开浪潮
现阶段不少标杆房企已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商业产品线,如万科的万科里和万科广场、保利的若比邻和保利广场、印力的印象汇和印象城、宝龙的宝龙广场、绿地的乐和城等。依托强大的资金支持和运营管理能力,知名房企的连锁社区型购物中心在拓展时具备优势,目前在全量项目的比例约为30%。
文化集团是第一支柱,收入692.4亿,占比32%;万达商管集团收入376.5亿,同比增长25.9%;租金收入328.8亿,增长28.8%,新开业万达广场4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