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海伦司在上市之际,讲述了一个用规模换利润的故事,并营造出了一个承载年轻人社交聚会的“第三空间”、“夜间星巴克”的定位;而在上市仅仅一年后,海伦司的命运就出现了转折,海伦司正在经历缓慢开店与极速关店,甚至一天关百店的残酷现实。
作为中餐品牌的头部企业,西贝餐饮集团除了专注于主营的正餐业务外,还在探索一种集快餐、外卖、预制菜等特点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商报记者近日从西贝方面了解到,西贝“美食市集”将于今年年内在北京落地,旨在将“到店”+“到家”业务双向打通。
去年7月,贵人鸟公司完成破产重组后,便引入了黑龙江泰富金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股东,持有上市公司20.36%的股份。资料显示,“泰富金谷”背后是主营业务为粮食贸易的和美集团。同月,贵人鸟公司以5000万自有资金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米程莱贸易有限公司,主要批发大豆、玉米等农副产品。
珮姐广州首店为于广州天河区。作为落地广州的第1家店,珮姐在现有门店基础上做了全新升级:木质店招,结合重庆典型民居风格,给予空间自然的呼吸感;传统镂空雕花结构,连接一楼与二楼外立面,致敬广府洋楼迷人的文化韵味;设置天然去雕饰的木质等位区,延伸于重庆较场口店梯步等位的氛围,让外地客人亦能感受源自于重庆市井巷落里,一梯一熙攘,一步一烟火的街边文化。
国内咖啡赛道愈加拥挤,不断有新玩家加入的同时,老玩家们在也在不断加码。据饿了么发布的《2022中国咖啡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3817亿元,同比增长27.2% ;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如果说增量市场时,百购企业还在通过快速复制项目“跑马圈地”,那么存量市场的博弈,反而激发出来其创新精神——用更灵活的发展思路打破行业固有发展思维,推动行业前进。
近日可持续生活方式品牌KOKOLU获得数百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过去半年以来,KOKOLU已完成3轮融资,投资机构为Uphonest Capital、啟赋资本和某一线美元基金,总金额达近千万美元。
8月28日,万达电影公布的中期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下降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金额达到5.81亿元。
华谊兄弟(SZ300027)发布2022年中报,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下降63.4%;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281.82%。
疫情对海伦司的冲击还在持续,其上半年亏损为3.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483万,扩大超12.5倍。更关键的转折在于,海伦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项转亏,经调整净亏损为9993万元,接近1个亿,而去年同期的经调整净利润为8063万元,由盈转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