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市场从不缺少的就是“竞争”,商场之间关于项目定位、业态占比、品牌级次的“暗自较劲”实则是对差异化、体验感、吸引力的发力,而作为商业市场核心组成部分的各品牌之间,也是暗流涌动。
继麻辣诱惑传出“垮”了后,又一家餐企没有熬过这个寒冬!西安一家10年老牌餐企,拖欠供应商170多万,还拖欠15家门店员工数月工资!它就是克拉拉,曾经是西安第一牛排品牌,辉煌时期开出39家直营店,员工上千人,年营业额高达2.6亿!
2019年11月28日上午10点,2020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个火遍全球的“轮胎餐饮指南”终于来到了北京。伴随着期待和怀疑,米其林指南的北京之旅走得并不顺利。先是发布预告海报上的用图被指并非是北京而是天津的“津门故里”,发布会前日又被韩国媒体爆出“米其林指南可花钱买星级”,截至28日上午11时,该微博词条阅读量破百万。
超级大店不只是空间,更重要的是基于审美的仪式感。餐饮业越往后发展,餐厅越不应该局限在一道菜,产品也不应定义成一道菜。“概念餐厅”的试探,也是对品类未来发展的预判。而对消费者来说,来这些店往往是带着十二分的期待。“小而美”的门店模式仍将是餐饮发展主要模式,但也要在体验端发力,转变为注重体验的“小而精”。
星巴克(Starbucks)公布的第四财季营收超过分析师预期。该公司净销售额增长7%,至67.5亿美元。第四季度净利润为8.02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558亿美元。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美国业务实现了6%的同店销售额增长,而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总交易额增长13%。
如今,深圳商业地产领域已逐渐开始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购物中心为了保持自身活力,迎合80、90后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适时进行业态、品类结构调整,既可以吸纳客群、增加消费粘性,又可以为自身创造更广泛的影响力。
最近几年,由于经营成本上涨,电商入侵等因素,传统中式快餐行业步履艰辛,几乎陷入停滞状态,过去以标准化为代表的中式快餐时代已然不能适应当下90/95等主流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特色化、休闲化、时尚化等创新元素的融入已变为新的经营思路。
11月5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公司与上海緣澍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好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就可能的收购订立谅解备忘录,欲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o Noodles”两个品牌的餐饮业务。
能够做出品牌影响力的小吃快餐品牌少之又少。松和路1号就是其中一个。松和路1号在全国有30多家门店,业绩最好的门店只有不到20平米,人均客单价在12元左右,年增长率却高达20%,2019年单店营业额达到600万+。
那个火遍长沙的网红餐饮品牌“超级文和友”将开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