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郑州仅2019年就有龙湖里、高新万科、星辰万科、零零茂等多个社区型商业项目开业。2020年也有新悦荟、海马·66公社、蔚蔚茂购物中心、朗悦·大理商业等郑州的社区商业项目。在持续和疫情对抗的两年间,“家门口”商业体凭其 方便、快捷、高交互、高粘性 等优势让热度只增不减。
据监测,2021年全国2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同比下降18.2%至9.0%;但相比疫前的6.1%的较低水平,仍有差距。其中,满铺出租的商场数量与2020年持平,为101家;出租率超过95%商场占比约46.3%,同比增加21.7%;同时,约3成商场空置率超过10%。
随着中国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和普及,中国大量的连锁经营品牌也凭借东风之力高速成长和扩张。《联商网》秉持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推出2022年度连锁品牌“龙舟榜”评选。
上半年最火的赛道有什么?预制菜、咖啡与茶饮。在堂食暂停、外卖有限的条件下,麦当劳与肯德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预制菜定位的消费人群并不是头部的10%的全职太太或者保姆,也不是底层对价格极为敏感的人群,而是中层有一定消费能力,追求综合性价比,而且确实没时间做饭的人。根据券商分析师的测算,这类C端消费者在2025年占预制菜市场整体的比例大概在三成。
在这个颜值当道的时代,存量商业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除了要拔高商业空间的独特属性以强化自身ip,打造差异化,同时也需要迎合Z世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通过外部视觉的营造提升消费者的印象,只有“内外兼修”才能保证项目长期高效的运转,与消费者深度链接,打造自身差异化优势。
六六、三石等人的故事可以是每一个毕业生的缩影。在这些故事里,有人激进,有人求稳;有人放弃,也有人默默坚持。而无论是00后、90后,甚至是80后,都不能被轻易标签化。
7月29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6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虽然下降4%,但降幅比5月收窄17.1个百分点;电影票房收入比5月份增长1.7倍,已恢复到去年同期九成水平。
引发热议的首先是一大早每日优鲜商品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钟极速达转为次日达,到了下午,又传出每日优鲜“解散”、“裁员”的消息。网传每日优鲜召集员工进行了线上会议,称新一轮融资未到位,无法按期支付被拖欠的工资。晚上,有报道称每日优鲜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无法下单。
7月12日,中兴商业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900万元至2800万元,去年同期为5513.47万元,同比下滑49.22%至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