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失势”的中式点心如今正炙手可热。主力玩家屡获融资,消费市场表现“疯狂”,再度强势归来的中式点心能顺利实现复兴吗?站在风口上的新中式点心品牌们能飞多久?
近年来,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摒弃了喧嚣嘈杂的传统酒吧,一些更具创新性的特色酒吧契合了年轻人群追求新鲜潮流的心理,日益成为年轻消费人群的新选择。
据公开资料显示,喜茶每个门店平均需要8位店员,负责店铺的日常运营工作,每一杯茶饮都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冲调配置,单客等待时间都在5到10分钟。所以人手不能少,喜茶需要支付给他们基本工资以及其他的诸多费用。而且喜茶的店员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单人成本较高。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3月,喜茶直接管理的员工总人数就已超过1万名。
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不少国产品牌在“大限将至”时,都会迎来最后的“回光返照”,这次轮到了曾号称“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
钛媒体App独家获悉,生鲜超市品牌T11已于近日获得阿里巴巴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现有自营业务发展,并在零售科技、供应链、电商及实体门店赋能方面做全新尝试。
“宅家吃火锅”消费模式的异军突起,让火锅食材超市成为了当红炸子鸡,屡获资本青睐。但如今不到一年,其热度似乎就消散了,市场一地鸡毛。爆火的火锅食材超市为什么不香了?未来,还能走多远?
近日,TimHortons中国(以下简称“Tims咖啡”)与麦德龙中国合作后的首批门店已经开业,门店以店型较小的TimsGo捷枫店模式入驻在麦德龙超市内。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直至2022年1月,计划将在成都、大连、青岛、南京、廊坊和上海6个城市的麦德龙中国门店开设至少9家门店。
“纯素”美妆火热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健康友好”类产品的需求。随着中国对“进口普通化妆品”免动物测试,这一新赛道或迎来高速增长。
贾国龙功夫菜门店升级了!取消半成品菜的零售;取消“复热”菜品,全部变为“现做”;人均也从100元降到了65元!经过一年的市场检验,这次转型升级也证明,原有门店“餐饮+零售”的融合模型没有走通。
近期,呷哺呷哺、海底捞、茶颜悦色等品牌相继宣布闭店调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议论。为什么这些大餐企会在今年一改先前提速突进的姿态,陆续选择关店、闭店?